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秀才甲看见戏台是刚刚搭起来的,台柱子还是光光的,连副对联也没有,便说道:“两位贤弟,这个戏班演得不错,我们为他撰副对联,如何?”>秀才丙听后不住地击掌,称赞道:“工稳而雅极,演戏的真谛尽在联中了,妙!妙!”>秀才乙拍手称好:“这一联通俗易懂,又说出了演戏受舞台限制的特点,高!实在高!”

从前,有个小戏班子由于缺少硬后台的撑腰,无法在大城市里混,只好常年奔波于乡间及各小城镇之间,以维持生计。有一年,这个小戏班子来到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搭台演戏。由于这地方很少有戏班子来,因此场场爆满,可把戏班老板给高兴坏了。 一天,三个秀才结伴前来看戏,戏子功底甚佳,几曲下来唱尽了古今兴亡,人情冷暖,演到那悲伤之处,引来台下一片抽泣,看到台上的团圆结局,台下个个都跟着喜笑颜开。秀才甲看见戏台是刚刚搭起来的,台柱子还是光光的,连副对联也没有,便说道:“两位贤弟,这个戏班演得不错,我们为他撰副对联,如何?”三人经过一番谦让,最后由秀才乙先上一联,他见台上演员身穿古装,演唱合拍合调,就说道:“小弟抛砖引玉,还望两位不吝赐教。”说罢,吟道: >按律吕点破炎凉世态; >借衣冠描尽古今人情。 >秀才丙听后不住地击掌,称赞道:“工稳而雅极,演戏的真谛尽在联中了,妙!妙!”秀才甲也评论说:“果然一针见血,好是好,但过于高雅了。看戏的多是市井之辈,若挂此联,台下有几人能够读懂?”两人想想也是,戏台联确实要通俗些。这时台上演的正好是“大将出征”,只见那“将军”带领数人在台上转了几圈,就算是来到城下了。秀才丙灵机一动,说道:“小弟这里也有一联,献丑了。”说罢,吟道: >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 >六七步能行四海九洲。 >秀才乙拍手称好:“这一联通俗易懂,又说出了演戏受舞台限制的特点,高!实在高!”秀才甲也应和道:“雅俗共赏,而又气势磅礴,果然是好!不如再加上一条横批,两位看看如何?”接着便说出横批: >真真假假 >其他两个秀才惊喜地说道:“横批果然是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奥妙,兄台高才啊!”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秀才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