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嫫母磨镜的传说故事 嫫母怎么读?

嫫(mó)母,又名丑女,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西陵氏之女,貌丑而贤德,《吕氏春秋·遇合篇》载:“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厉汝德而弗忘,与汝正而弗衰,虽恶何伤”。传说嫫母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另外三人是无盐、孟光、阮氏(阮德慰的女儿)。

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

《史记》提到黄帝娶丑女嫫母为次妃,《路史后记》卷五记载黄帝的次妃嫫母,虽然相貌丑恶但有德故黄帝娶她为妃。嫫母虽然丑陋,但是黄帝对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后宫的责任交给了她,在黄帝周游巡视天下时,黄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黄帝命令嫫母指挥祀事,监护灵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组织能力,黄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邪。

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又补充了很多黄帝的家庭成员,说他一共立了四妃,除元妃嫘祖外,还有三个次妃,一个叫方雷氏(也叫女节),一个叫彤鱼氏,还有一个叫嫫(音“磨”)母,并特意注明她“班在三人之下”,意思是她排名最后,地位比那三个女人都低。排名最后,却未必名头不响。

相传嫫母为方相氏,中原之南的苗族后裔。据唐代的《琱(音“雕”)玉集·丑人篇》中的描述,嫫母的尊容是“锤额顣頞(音“促俄”),形簏(音“路”)色黑”;即额如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乃“黄帝时极丑女也”。嫫母因为貌丑而成逐疫驱鬼之神,据说后世巫医神汉祛除瘟疫跳大神时所戴的面具,就是嫫母的遗像,形状极为丑恶。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丑女,按出生日期排序,她们是嫫母——相传为黄帝的四老婆;钟离春——又称钟无艳、无盐女,相传为战国时期齐宣王的王后;孟光——东汉隐士、美男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原型;阮家女——东晋名士、吏部郎许允之妻,妇女“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礼教的忠实捍卫者。

【嫫母磨镜】

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 ... 。那时,黄帝宫里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不随便抛头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黄帝身边干活儿。

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气力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黄帝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她乘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嫫母到 ... 石刀、石斧的厂房,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

她用来一照,比刚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还是那样丑,她又磨了一阵子,拿起来再一照,自己仍然很丑。嫫母自言自语的叹息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镜子)。”从此以后,嫫母再也不去河边、水边去梳妆打扮了。每天早上起来,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后又悄悄藏起来。时间一长,嫫母也大意了。

有一次嫫母帮助彤鱼氏在石板上烧肉,因火力过大,石板被烧炸了,飞起一块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忙回去,拿出石片,照着自己脸上贴药。谁知,黄帝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轻手轻脚走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什么东西照着自己,一手向脸上贴药。黄帝走向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刚要仔细观看,不料,嫫母惊呼一声!

她发现石片上出现了黄帝面孔。扭头一看,才知黄帝站在她的身后。黄帝问嫫母:“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老实忠厚的嫫母,一听黄帝问话,知道此事绝不能哄骗黄帝,噗嗵一声跪在黄帝面前。嫫母把发现这块能照人的石片,从头至尾向黄帝诉说了一遍,恳求黄帝宽恕她。

黄帝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一大发现,你不但没错,还立了一大功!”黄帝说罢 ,立刻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把嫫母这块能照见人面孔的石片拿出来,叫她三位妻室见识一番。嫘祖笑着说:“黄帝,怪不得很长时间不见嫫母去水边梳妆打扮,原来她有这个照人宝物。”彤鱼氏紧接着说:“黄帝,这个发现,应该给嫫母妹妹记一功!”黄帝兴奋地说:“当然要记一功!”

人类使用镜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此就开始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嫫母磨镜的传说故事 嫫母怎么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2. 考古发现楚国并非「 ”芈”姓「 ”熊”氏,这可能来自秦王朝的丑化污蔑

    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两百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这篇文字就来聊聊本人姓氏的来历。之前有次在某平台看到有人给拙作《先秦古国志》差评,理由居然是「”看作者的名字以为是日本人,买到书打开看作者简介才知道是江西人!被骗了。”这个理由实在有点……后来上度娘一查,才知道日本还真有这个姓氏。日本有个学者叫

  3.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4.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的生平

    年轻时的黄帝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炎帝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建都设官,号称黄帝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黄帝的儿子们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

  5. 战国七雄先祖,皆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每个战国的追求

    仔细研究战国七雄的传承,会发现他们都是黄帝之后,因此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是争霸战争,而变成了统一战争。战国七雄秦国、赵国的共同先祖是伯益,均为嬴姓。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国以黄帝后裔自傲,因此楚国尊土德,旗帜颜色是黄色的。魏国始祖毕公高跟乃周室宗亲,周武王封姬高于毕国,故称为毕高公。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战国七雄皆国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七兄弟的份内之事。

  6. 黄帝崇拜缘何而来?为何梁启超等人相信中华民族起源于昆仑山?

    郑州炎黄故里中华五千年文明由黄帝开国、中国人都是「”黄帝子孙”的说法,实际是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春秋以前的文献如《诗经》、《书经》所载最古之帝王皆止于禹,不曾提及黄帝、尧、舜。《论语》、《墨子》、《孟子》等书则上溯至尧、舜而不及黄帝。作为儒教文明,它的中心人物只可能是孔子,而不可能是黄帝。近代中国的「”黄帝热”与拉库伯里(terriendelacouperie)的学说之传入日本有关。这位法国学者是泛

  7. 华夏姓氏起源分支表: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到底是谁的子孙?

    到底是谁的子孙?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姓氏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8. 黄帝、炎帝的坐骑都已消失,只有蚩尤的坐骑还活在现代

    在上古时期时,中原的部落之中,不止黄帝与炎帝的部落,还有着蚩尤的部落。在这场大战之中,传说黄帝当时骑着黄龙、炎帝骑着金翅大鹏与骑着食铁兽的蚩尤在这里打了起来,由于双方实力相当这场战也是打得难分难解,不过最后还是炎黄二帝略胜一筹,击败了蚩尤。但蚩尤的坐骑在现代之中仍然存在着,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大熊猫。

  9. 图解涿鹿之战:对上古文明的一种合理猜想

    在史书的记载当中,涿鹿之战是炎黄二帝联合对抗蚩尤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此战之后原始华夏族定鼎中原,因而我们今天都被称为「”炎黄子孙”。但矛盾的爆发点为什么会在河北涿鹿?交战双方代表的族群分别从什么地方而来?为什么后世普遍认为蚩尤部落的文明程度更高?这些问题大多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许因为年代久远,历史在几千年的演变中逐渐变成了传说,传说又在口口相传中变成了神话,以至于流传到今天的除了一些天马行空的神魔小说

  10. 黄帝蚩尤之战为何意义非凡?需要从九黎部族的来源、文化说起

    在传说中的上古时代,黄帝与炎帝分别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之间经历了长久的战争,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作为胜利者,黄帝的事迹被历史书记录下来,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而受到永久的祭拜。

随机推荐

  1. 孝子磨石镜

    一次,华进走到愚公谷,脚上的麻耳草鞋磨穿,就拣块石头坐下歇歇,那晓得,一坐下来就打起瞌睡来。从此,华进专心专意磨起石葫芦来。"华进一边磨一边说:"父亲养我吃多少苦,我磨穿石头也要找。"华进一面磨镜一面答:"父亲养我费多少心血,我手掌磨烂也要寻。最后,华孝子终于把照天镜,照地镜磨成了,金饼也恰恰磨完了。人们敬佩华进的孝心,就在愚公谷葫芦石前面盖了个亭子,因为华孝子不戴帽子,这个亭子也就没有顶盖。

  2. 宝宝起名大全2017最新版的–宝宝起名

    鸡是吃五谷杂粮的,名字里加入这些字,寓意著粮食丰盛,不缺吃穿,福寿无边。鸡在山头上,升格为凤凰,代表着具有智慧、事业有成。鸡的羽毛漂亮,披锦戴冠,传统认为可以增加运势,前途广阔,名利双收。

  3. 只有悲伤的人写下的文字,才是真正懂得寂寞的疼-感人的情话

    人人都会错过,人人都曾经错过,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Morefrommysite经典英文爱情短句-感人的情话法语果然要配上情话:比“jet&39aime”还好听!

  4. 影響思想史的20世紀出土古書

    20世紀最後幾十年,中國思想史研究一方面繼續受到西方學術的滋養,另一方面也開始分享由於大量出土古書發現所帶來的收穫。從70年代的馬王堆帛書到90年代的郭店楚墓竹簡,每一次重大發現都在思想史界掀起一股研究古書的熱潮,開出新的學問,而其影響更是綿綿不絕。在中國思想史、學術史上,先秦這一段向稱難治,一個主要原因在於史料問題,因為年代久遠,上古遺獻存世甚少,且傳世文獻真偽難辯。然而,隨著古書源源不斷的出土

  5. 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将击人

    话说妙善大师等一行三众,走到那座最高峰的山脚下,只当它是雪莲峰,找到了一条路径,驱动白象,要往山上走时。永莲见驱赶不动,便道这倒奇了,白象难道今天没有吃饭,故不肯向前。永莲虽然号称聪明,但终究猜不透象的意思,只管顿足怒...。那时保姆和永莲也都看见了,三人口中乱叫,一同飞步向斜刺里小路上逃去。妙善大师等三人,逃了一程,不见动静,回身看时,却远远望见那条蟒蛇将白象拖去了,都说可怜可怜!

  6. 二八佳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èrbājiārén【解释】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出处】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例子】【相关】百度“二八佳人”

  7. 鲁迅的七则小故事:聪明幽默有意思

    鲁迅的故事之一: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鲁迅的故事之二:演讲轶事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鲁迅的故事之五: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鲁迅的故事之六:烟罐驱猫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鲁迅的故事之七:戏弄特务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

  8. 带有迫字的成语

    包含有“迫”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威迫利诱——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急迫得不能等待。迫不得已——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贫病交迫——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危迫利诱——用暴力压迫,用利益引诱。迫于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同“迫不及待”。祸迫眉睫——犹言祸在旦夕。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9. 八字命带童子煞的人真的可以化解吗?

    在易学里面有这么一个词,叫童子命,童子命其实就是命带童子煞的人,很多人都说这是迷信的说法,其实在我看来,这一部分人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命犯童子煞的人,按佛家理论,他们是福报享尽,重新回到人间修练,济世渡人;而按道家来说,他们是因为思凡,有任务或是犯错,又被打下凡间。不论佛道,有个论点是一致的,也即命犯童子煞之人,今生的命运多少是与上辈子的命运有一定渊源的。

  10. 太平天国最美女将洪宣娇的最终归宿

    原名杨云娇,洪秀全因其为"天父"之女,认为妹,改名洪宣娇,萧朝贵之妻,生卒年不详。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洪宣娇,太平天国最出名的女将,后世对其评价为:艳绝一世,骁勇异常。据相关资料记载,洪宣娇每战先拜天帝。但不久西王萧朝贵便死于围攻长沙城的战斗中,洪宣娇则转眼之间成了寡妇。1854年,太平军攻占了南京城,遂将南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都城,改名天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