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往生之“生”为有相出离

《最胜妙定经》云:‘若是有人建造种种的寺院佛塔,其数量有无边之多,不如有人于暂时之间,端正身心而静虑思惟。’又如诸部的大乘经典当中,说无生之道理,教人应当要修道学习智慧。疑惑者曰:准照依循前述之教法,佛陀殷勤赞叹无生,乃是在一切的业行当中,特别最为尊贵殊胜。而《阿弥陀经》等经典,劝导众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厌离恶弃娑婆世界,发愿求生于弥陀净土。然而‘生’乃是一切老病死等过患之主,‘生’如果能够灭尽,则种种过患便消除。若是舍弃娑婆之‘生’,而求于西方之‘生’,则过患之因便会渐渐增广。何以不作无生之行,以悟得本有之法身。而却教人忆念阿弥陀佛之色身形相,使‘生’之因不能了脱。设使能够‘生’于彼国,那么与此娑婆世界之‘生’,又有何差殊呢?若是能够专门观照无生,则去佛不远,心即是佛,何必假借他方世界而求呢?此净土行业既然教人专修,期望师父能开示其甚深之意趣。会通曰:修行之缘和言教之兴起,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然而言教演说会有不同,这实在是因为根器之差别。何以故呢?广泛地谈论其根器,简略来说有二种意义:一者业深,二者行浅。业行较深之道侣,可以学习无生之理。修行浅薄之流,却应当要生于净土。若是说到修行的造作业行,总共有二条路径:一者是倒还生死。二者是出离生死。所谓‘倒还生死’者,是说此人虽然有在学习佛法,但是只为了名闻利养,不畏惧将来生死轮回倒悬危险之果报。或是贪求殊胜之见解,转而执着人我是非,自我称是、非责他人,不摄受身口意三业。言语上宣说无相之理,可是心中的执着妄想却炽然不止,设使让他学习‘无生’,反而只是成为其显异惑众之伎艺。见到他人念佛,即横怒而嗔恨嫌恶,致使念佛修行之人,心中怀着退却退道之念。自己口中宣说有佛法妙药,自我畏惧无法安忍而不能服用修行,反而去食用其余导致疾病之贪嗔痴毒药。以此妄想心为业,其心乃攀缘而漂流浪游。自心既然不能谛察明了,未能加以管制看守,自己称云我已悟解,可是其自我的勘察检视、反省忏悔却完全都无。不知不觉之间便已命终,却又沉沦于生死之中,于六道中来去逡巡受于艰苦,解脱之事未能期待,此即是为‘倒还’生死者。所谓的‘出离’生死者,又有二种门路:一者无生。二者有相。所谓的‘无生’者,即是心中守于安恬寂静,能够了别外在之缘,对于其是依他有、是遍计无之二相,善于了知而取舍。制止心念使其任运自然,而不住于空有二边。口中言说、心中能行,随于种种的事相当中勘验检视自心。不论是违逆之境或是顺境,其心念都可以均齐平等。且如将炭火吞食,或是口中饮食美味,畅快喜悦无法称赞。吃火食炭对其来说,并不差别于受用美食。而于一切的违逆境界与顺适之境,都可以如此平等相待,如此便堪能住于娑婆世界,即使长久居住也不会退转。回转此污秽之国土,翻转作为清净的世界,其功德力用既然如此,即能成就出离生死之行也。所谓的‘有相’者,是指有的修行人其污垢业缘的障碍深重,因此无相之行难以成就。若是住在此方娑婆世界,诸般的痛苦便更再增加积聚。虽然想要守住自心使其内在寂静,可是心念却散于境界而被外缘所牵引,心念既然随逐于境界而移转,那么‘无生’便不可能悟得。若是能够专心缘念于一尊佛,观想忆念阿弥陀佛,种种恶业不再作为,而求生于西方净土。见到他人别种的修行业道,能够随喜赞叹而加以显扬;听闻到他人之过非,不会生起轻视毁谤。系住心念于极乐世界这一处,远远遥想于西方净土。身业礼拜、口业称念赞叹、意业忆想,如是三业互相扶持,则必定可以往生彼国,如是也能够成就‘出离’生死之行也。希望大家能够各自以自己的根器检验于教法,契合于自己的才是适当之修行。如果自己明了认定是业行深厚之人,其地位已经居于不退转之地,那么便不必劳苦取相,而发愿求生西方。若是根行浅薄之人,尚未能够免于六道生死的流转波浪,那么‘无生’一要证得,才能够出于生死之缠缚。若是只有口中称诵‘无生’,而其身心所作的却与口中的‘无生’并不同一,考据其能证得的,百人之中无有一人。是故凡夫之人想要证得无生,必定要由殊胜的境界。所以想要求‘无生’者,一定先要求见于阿弥陀佛,以此作为证得无生之胜缘。若是长久住于南阎浮提世界,虽然常常可以遭逢善友,虽然也能听闻正法,可是说法的人也是凡夫,日夜虽然恒常听闻佛法,可是未能证得无生之理。《维摩结经》云:‘虽然终日说法,不能令人证得寂灭、修习佛道,即是无益之戏论,非是求法也。’设使来生来世,能够遇到善友,重新再起如今修法之因,还是成为戏论。那么不如求生于西方净土,便能够断绝于三界轮回,登入于七宝之林,一听闻到阿弥陀佛的正法言语,如微尘沙数的法忍,应念便可圆满明了。应当详细探究此二种缘起,勿再烦恼犹豫也。(法宣法师白话译《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白话浅译》)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往生之“生”为有相出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香積法味供養

    長者對化菩薩說道:「請您前往上方世界,過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香積佛現正與諸菩薩用齋,請代我頂禮問訊香積佛,並請如來慈悲布施一些齋食,與娑婆世界的行者們結緣,令『樂小法者』得上妙供養,皆發廣大菩提心、宣揚佛德。」化菩薩即刻前往眾香國。

  2. 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佛教中有两位众所皆知的大菩萨,一位是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另一位是大喜大舍广行普济的大势至菩萨。就表法而言,观世音代表佛教的「慈悲」,大势至则代表佛教的「喜舍」。故今亦可说现正是「慈悲」与「喜舍」两大文化交流的时代。凡此种惠济之慈光所照之处,即行喜舍布施者大势所到之处,故名为「大势至」。

  3. 地藏的应机示化

    地藏的应机示化菩萨常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若遇...生的人,向他说短命报。恶口、毁谤得无舌疮口报。悭吝得求不得报。不孝父母,得天地灾...报。前后父母恶毒者,得转生鞭挞报。轻慢经教,得永处恶道报。破用常住物,得地狱报。邪见得边地受生报。两舌斗乱,得无舌百舌报。如是种种罪人,为说种种罪报,以警悟之。是诸罪人,若不悔悟,既受苦报,后堕地狱受苦。所以菩萨殷勤教化,教人改恶向善,免得受苦。恶道可怕,快快的修心呀!

  4. 念阿弥陀佛就能成佛么

    叫我们只要诚心持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临命终时,自能往生西方极乐国土,见佛闻法,永不退转,蒙佛授记,当得成佛。所以念佛的人,一要信本师教导我们念佛的话是决不会错的;二要信阿弥陀佛的弘愿,我如念佛,他一定来度我的;三要信西方是确确实实有一个极乐世界的;四要信弥陀经上所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胜妙庄严,是确确实实有那许多好处的。因为生死无常,念佛心不专一,则不能感佛接引。

  5. 为什么说我们是罪恶的生死凡夫?

    (“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为什么说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有的人认为自己信受了阿弥陀佛的救度,可他不认为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这个怎么解释?”“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念念之间都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还有什么资格谈修行?那为什么过去的修行没有了脱生死?

  6. 五百彩女闻法记

    所以,这五百位妇女就住在一起,一心向道。长者接到国王的邀请函,就向夫人说:「这是国王的邀请,不得不去参加呀!」他恳切的要求夫人和他到皇宫去,他的夫人只好随着长者,带着这五百位彩女去赴宴。

  7. 竭诚礼师 不可忘本

    竭诚礼师不可忘本>诗曰:“圆音普遍妙扬挥,九十恒沙俱震威;佛告目连还胜诀,竭诚礼念本师归。”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大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目犍连依照光明王佛的教法,至心观想本师释迦牟尼佛,面向东方,竭诚顶礼,称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8. 目犍连(神通第一) 试听佛音远近

    目犍连--神通第一试听佛音远近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僧团中,是最活跃的人物,别人做不到的,他都能做到;别人所不能到的地方,他都能到。目犍连变现神通后,还复本位,世自在王如来就问他道:「尊者!你来到我们的国土,是要试听释迦如来说法的音声的远近吗?」「是的!弟子确实是有如此的用心。」目犍连恭敬顶礼的回答。

  9. 学佛感应(图文)

    在这还不算太长的数年间,我修习佛法后的感应还是有一些。其实,在这命运低潮期之前,我就已经开始持准提咒以及念佛。我之所以具备学佛的信心,很大的原因就是准提咒的迅速感应。阿弥陀佛,准提菩萨,和观世音菩萨,真确的感应不仅救渡了我困顿的心灵,也再次坚固了我对佛法的信心。这仿佛也在提醒我娑婆世界真是个苦难的地方,愉快和悲伤永远并存。

  10.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教主、教义、教徒,是构成一个宗教的三大要素。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余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诞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罗卫国,取名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成年后,娶耶输陀罗为妃,不久生下罗睺罗,后来成为佛教第一位沙弥。佛陀进入涅槃,遗体荼毗后,留下舍利八斛四斗和三颗佛牙。舍利被分成八份,由与佛陀因缘深厚的八国各取一份,建塔供养。

随机推荐

  1. 通文达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ōngwéndálǐ【解释】指有学问懂道理。【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通文达理”

  2. 时光总会替我们收藏起那一点一滴的感动-感人的情话

    脆弱就是不合适,而我们是没办法逾越不合适的,所以不必苛求。

  3. 经典现代爱情诗句 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爱情诗句请关注:现代情诗名句表达爱意的诗句9、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4. 维妙维肖造句_维妙维肖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维妙维肖wéimiàowéixiào维妙维肖的意思和解释: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维妙维肖的出处维妙维肖的例子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维妙维肖造句他画他朋友的脸,画得维妙维肖。MarycantakeoffherEnglishteacherperfectly.玛丽模仿她的英文老师维妙维肖。Hecanimitatehisteacherperfectly.她把男主人公这个角色演得维妙维肖。Heimpersonatesallthewell-knownpoliticiansexac

  5. 商鞅变法的内容_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经济措施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治作用:废除旧制度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是秦国成为最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

  6. 知人善任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īrénshànrèn【解释】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出处】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例子】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近义词】任人唯贤【反义词】妒贤嫉能,任人唯亲【相关】百度“知人善任”

  7. 周公解梦原文

    冠带衣服鞋袜第四戴冠登车官欲还,自戴镤头巾帽吉,替冠登台职位迁,贵人与之衣冠吉,新换衣冠禄位至,烧毁衣冠欲更官,失去官帽主退职,拾得冠带禄位至。

  8. 当我们可以去理解爱的时候,却不相信那是爱情了

    当我们可以去理解爱的时候,却不相信那是爱情了,恣意挥霍更多的时间在寻找爱,在伤害爱,在质疑爱,等到茫然时,周围的人开始劝说你,不要相信爱,所谓的爱就是找一个爱你的人。

  9. 【吏道】的意思是什么?【吏道】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吏道lìdào1.作官的道路。《旧唐书姚崇传》:「崇独当重任,明于吏道,断割不滞。」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尝决疑狱,徐公谢曰:‘始徒谓君儒者,乃精吏道如是邪!’」《水浒传》第十八回:「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吏道的拼音lìdào吏道是什么意思吏道lìdào1.作官的道路。

  10. 唐太宗死后以身殉葬的突厥首领,除契苾何力之外的另外一个人

    归附唐朝之后被任命为左骁卫大将军,次年迎娶衡阳公主官拜驸马都尉。所以在他领导之下的部族都非常拥护他。>而太宗皇帝也确实没有看错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请求以身殉葬,入驻昭陵为太宗皇帝守陵。但是唐太宗早已经预料到他们会有这样的举动,一早就下旨不允许他们陪葬,并且将其任命为右卫大将军,四年之后进封为镇军大将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