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北燕 金步摇冠 [专家点评]北燕金步摇冠这只北燕金步摇,高约26厘米、额饰长7.1厘米、宽6.4-6.9厘米。此为一笼在某种冠上的花饰。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步摇冠实物,弥足珍贵。这只金步摇出土于辽宁朝阳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索弗墓,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 红木雕云龙纹条案 [专家点评]清红木雕云龙纹条案清红木雕云龙纹条案,长172厘米,宽78厘米,高89厘米。条案使用的是上好红木,且运用了雕刻的技法,除了平镶桌面外,桌沿四面、束腰、牙板、四条腿全部采用透雕、浮雕“双龙戏珠纹”、“升龙云纹”(四条腿)。此条案在工艺上将四条三弯腿与牙板插肩榫相接,借以突出腿部的美感。这只条案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专家点评] 北宋 定窑白釉剔花牡丹纹枕 [专家点评]北宋定窑白釉剔花牡丹纹枕这件宋代定窑剔花牡丹纹枕,高13.4厘米,长30.6厘米,宽22.2厘米。枕面椭圆形,中部稍凹,出檐,直壁,平底,底部有两出气孔。枕面剔白色化妆土成牡丹纹,牡丹花姿态优美,构图精练,划饰花蕊、花叶及边框。胎质较粗,白中闪黄,釉莹润而色泛灰黄,有密集、透明的冰裂纹,底露胎。现藏定州博物馆。
[专家点评] 汉代 四乳四虺纹镜 [专家点评]汉代四乳四虺纹镜汉代四乳四虺纹镜,直径10.7厘米,边厚0.3厘米,重180克。圆形,素缘,半球形钮,圆钮座内上下左右个装饰对称三竖短线,座外四虺纹,相间以四乳钉。以栉齿纹相隔区间。全器完好,铜质精良。系1983年5月,江西高安城郊七星堆出土。
[专家点评] 商晚期 玉簇 [专家点评]商晚期玉簇商代晚期玉镞,脊长5.2厘米,脊厚o.4厘米,翼宽3.4厘米。灰色,有深褐色斑痕,不透明。扁平等腰三角形,底边内凹成小弧状,两刃向上收成锋,中脊较厚,两面中脊底部磨出小沟槽,便于用来夹入箭杆上。此墓共出土形制略有差异的玉镞五件,商代墓中少见。1950年至1951年河南省辉县琉璃阁141号墓出土,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圆角柜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圆角柜明黄花梨圆角柜的式样特别具有明代风格,呈上窄下宽状。此柜以两扇独板镶装的对开大门为基本形式,四条腿直下,足端作成方足形,底枨两侧和前面装牙条(残缺)。柜内的上半部装有一隔板,分上下两层,便于分放更多的东西。中间部分还设有两个抽屉,将上下两层隔开,下半部分无隔板,空间显得很大,这显然是为存放大件物品而特意留出的。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专家点评] 明 犀角雕槎形杯 [专家点评]明犀角雕槎形杯这只犀角雕槎形杯,高8厘米,长16.8x8.2厘米,重98.1克。一长髯老者背倚枯枝端坐于槎中,身着长衫,头戴素巾,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捻胡须,面带微笑,神态极为祥和。身侧的枯枝上还挂有一拂尘,似随风摆动。槎下水波翻涌成漩,似在激流中航行,水纹层次分明,细入毫发,刀法入神。这只槎形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宋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局部) [专家点评]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潇湘奇观图(局部)潇湘奇观图(局部)此图为南宋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纸本水墨笔,纵19.8厘米,横289.5厘米。此幅是米友仁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米友仁,字符晖,一字平仁,小名寅哥、蟞儿、虎儿、晚年自号懒拙老人,米芾长子,世称“小米”。北宋宣和四年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极受宋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
[专家点评] 近现代于右任 行书 [专家点评]近现代于右任行书此为于右任的“行书”,藏于陕西省文史研究馆。此作品线条凝练浑厚,刚柔互济,使转自如,出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体势纵逸,古朴典雅,拙巧相生,任其自然流露。于右任陕西三原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制。曾在上海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日报》,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交通部次长,国民......、...会...、审计院院长,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
[专家点评] 北宋 定窑白釉剔花模印百子纹枕 [专家点评]北宋定窑白釉剔花模印百子纹枕这件宋代定窑剔花模印百子纹枕,高13.5厘米,长30.6厘米,宽22.2厘米。枕为椭圆形,枕面施土黄色釉,菱形开光内剔饰折枝牡丹纹,篦划复线叶脉、花蕊,边缘剔划两道弦纹。侧壁满印百子戏莲纹,缠枝莲花繁叶茂,童子或坐于莲蕾上,或爬躺在藤蔓中,游戏于其间,充满生活气息。印花纹饰繁密而清晰,剔花刀锋犀利,线条活泼流畅,此装饰手法为其他各类瓷枕上所未见,极具特色。现藏于定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