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乾隆 和田玉携琴访友图山子

[专家点评]清乾隆和田玉携琴访友图山子清乾隆和田玉携琴访友图山子铭文清乾隆和田玉携琴访友图山子高24.3厘米,长20厘米,宽9厘米。山背雕三株松树,平面处刻隶书“御题携琴访友图”,“廉折和平理可观,高山流水感多端,相逢底用班荆论,便向松风深处弹。”

[专家点评] 北宋 四蝶纹委角镜

[专家点评]北宋四蝶纹委角镜北宋四蝶纹委角镜长10.6厘米,宽10.8厘米,重110克。委角方形,宽缘光滑,圆钮外装饰一圈锯齿纹和花瓣纹,其外四角装饰对称蝴蝶纹。画面布局匀称,文饰清晰,有少许锈斑。

[专家点评] 明 鹿形水晶镇纸

[专家点评]明鹿形水晶镇纸鹿形水晶镇纸高6.3厘米,长10厘米,鹿取蹲式,四肢卷曲,弓背提臀,头部昂起,造型优美,雕琢十分简练,聊聊数笔便将鹿的机警与可爱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一件十分成功的工艺品。明鹿形水晶镇纸出土于山东邹县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墓中。同时出土的还有碧玉笔格、水晶兽水盂、玉荷叶形笔洗等。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明末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专家点评]明末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明末黄花梨木独板围子罗汉床长203厘米、宽90.2厘米、高73.7厘米、座高46.5厘米,比利时“侣明室”收藏。“侣明室”主人这样认为“明朝文人对于艺术品的品位并不需要很张扬的展示,在注重细节方面达到顶峰,也是文化气息浓厚的时代。”这件罗汉床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专家点评] 明 犀角雕莲蓬荷叶形杯

[专家点评]明犀角雕莲蓬荷叶形杯这件犀角雕莲蓬荷叶形杯,高10.6厘米,口径16.8x10.6厘米,重284.2克。器物以一整支角制成口沿开敞的荷叶形状,杯身弯曲,角尖成流,向上翘起。杯下高浮雕莲花盛开,结有莲蓬,并雕小荷叶微卷,与蒲草组成一束,形成底座,架住叶柄,平整稳定。杯流的中空一直贯穿至杯身,暗合“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意。此器难得之处在于其成型,需将犀角慢慢加热或浸入烧碱溶液使之软化,然后才能弯曲加工。

[专家点评] 清光绪 景德镇窑蓝釉描金皮球花赏瓶

[专家点评]清光绪景德镇窑蓝釉描金皮球花赏瓶这件光绪蓝釉描金赏瓶通体高38厘米。撇口、长颈、溜肩、球形腹,底施祭蓝釉,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官款。此瓶颈部、腹部均饰描金皮球花图案,而其肩部为缠枝莲纹,这种以祭蓝釉为地,描饰金彩皮球花纹,颇具富丽堂皇之感,但金饰多易脱落,此瓶描金部分保存较为完整,甚为难得。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木雕花高面盆架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木雕花高面盆架明黄花梨木雕花高面盆架为面巾架,立柱与盆架两腿足连做。为典型的明清样式。横梁即搭脑两头高翘,雕饰龙体。挂牙及中牌子镶嵌透雕花板,中架两立柱间设腰枨,以起加固作用。面盆架圆木六足呈“米”字形。前面四腿足有如栏杆的望柱,即美观,又起到防面盆滑落的作用。家具风格秀挺、空灵。现藏上海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 陈鸣远制“古泉紫砂墨床”

[专家点评]清陈鸣远制“古泉紫砂墨床”清陈鸣远制古泉紫砂墨床边缘有残破的浅腹长圆形四足盘,盘中盛满古钱,如此巧思妙想,便有墨床这用。古钱似出土之物,亦已残缺损坏,有一绳穿系。有“陈鸣远”和“隺邨”篆书方印。陈鸣远是清康熙时期的杰出紫砂名家,所...品新颖奇巧,尤以象生器物的形象逼真而闻名于世。这件“古泉紫砂墨床”藏上海博物馆。

[专家点评] 北宋 青玉卧鹿

[专家点评]北宋青玉卧鹿北宋青玉卧鹿高6.5厘米,长10.6厘米,厚约2.2厘米。卧鹿系立雕,鹿角为灵芝状,中药界称为“珍珠盘”。鹿角根部琢两排小圆点。鹿角上部琢一排小圆点,并以短阴刻线示茸毛。鹿抬首前视,双耳贴于角下,短尾、四足收于腹下,呈温顺的跪卧状。鹿虽通体光素,但耳、目、角,足比例协调,抛光柔和,更显出和阗玉之温润晶莹。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施工时出土,由首都博物馆藏。

[专家点评] 唐 金银平脱天马鸾凤镜

[专家点评]唐金银平脱天马鸾凤镜唐金银平脱天马鸾凤镜直径30厘米,重2450克。圆形,圆钮,连枝花瓣复萼钮座。座外两只飞翔的瑞凤和两匹凌空飞驰的马同心环绕配置在缠枝花草中,凤和马的间隙夹有一对飞翔的小凤及一只小麻雀,小天鹅。缘饰一周牡丹花瓣纹。此器物乃1963年5月由陕西省博物馆征集,现藏于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