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王素 《仕女书法合册》书法

[专家点评]清王素《仕女书法合册》书法此图为清王素的书法《仕女书法合册》。除绘画外,王素能自作诗、擅书法、刻印。此册即是王素自绘自书。他“自谓书拙,每晨必练数百字,至老无间断。”王素大字似未见过,他练字大约是为了题画,故他的书法主要师承秀逸一路,如二王、董其昌,这倒与他的画风接近。观王素书法,虽很熟练,亦有风采,但乏个性,是为擅书者。

[专家点评] 元代 钧窑镂空座瓶

[专家点评]元代钧窑镂空座瓶这件元代钧窑座瓶高58.3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8厘米。其形硕大雄浑,是元代钧窑产品中的精华。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属于北方青瓷系统,釉色以青蓝为基调而变化。在北宋晚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元代钧窑产品有瓶、盘、碗、盆、尊等品种,以民间日用品为主,亦仿造古器造型。此件镂空座瓶于1970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元代丰州城遗址。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木变体圆角柜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木变体圆角柜明黄花梨木变体圆角柜柜膛及柜门皆用整板...,面叶为“面条”,牙条亦简单朴素。这种长方形有两扇对开门的柜,主要功用是收藏衣物或棉被之类,柜门有两种,一为硬挤门,一为闩竿,闩竿是在两扇柜门之间设一立柱,而硬挤门没有闩竿。此柜无疑属于闩竿。此柜现藏上海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康熙 青花捕鱼图诗句笔筒

[专家点评]清康熙青花捕鱼图诗句笔筒清康熙青花捕鱼诗句笔筒高15.9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19.2厘米。口底相若,直壁,玉璧底,无款。以青花为饰,腹部一面绘捕鱼图,另一面草书诗句:“江上碧云寒,流水潺潺,渔翁家信蓼洗滩,到老不知城市路,无事相关”。石樵子,木石居方章。此器生动描画了六位渔翁在江中捕鱼的场景,形神兼备,人物的神情,动态表现得活灵活现,雅俗共赏。

[专家点评] 唐 金银平脱鸾鸟绶带纹铜镜

[专家点评]唐金银平脱鸾鸟绶带纹铜镜唐金银平脱鸾鸟绶带纹铜镜直径22.7厘米,重1460克。圆形,圆钮,钮座周围装饰银片莲叶纹,外有金丝同心结纹一周。主题文饰是四只金花鸾鸟口衔绶带,均作同向展翅飞翔状。期间配置四组带叶花瓣。镜边缘亦装饰金丝同心结纹一周。此器物由陕西西安长乐坡基建工地出土,藏陕西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中期 沧浪亭图挂屏

[专家点评]清中期沧浪亭图挂屏清中期沧浪亭图挂屏连木框高74厘米,宽106厘米。挂屏为紫檀木边框。顶端有镂空铜环,可悬挂。正面髹黑漆地,嵌以青、白、碧、墨、黄、绿等色玉琢成的亭台楼阁、山石花树构成的林苑景色。此图刻书的是江苏吴县著名的“沧浪亭”,该处是宋人苏舜钦隐居之地。由飞虹桥、濯缨亭、清香馆、翠玲珑、瑶华境界等景物组成。画面上逼真的展现出了云烟叠翠的江南风光。

[专家点评] 近现代刘海粟 天香齐放

[专家点评]近现代刘海粟天香齐放此为刘海粟的“天香齐放”。这幅牡丹用彩墨没骨法画成,笔墨交融,浑然天成。纸用金笺,很好地表现了牡丹国色天香、金碧辉煌的富贵气象。画牡丹易俗,因此许多人画水墨牡丹,而刘海粟不仅画彩墨,还用金笺,气度雍容华贵,但格调不俗,非易事也。今年是刘海粟诞辰110周年,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他艺术与人生大型图片回顾展,这里介绍他的一幅佳作,亦是对他的纪念。

[专家点评] 近现代冯其庸 曹子建墓砖拓本

[专家点评]近现代冯其庸曹子建墓砖拓本此为冯其庸的“曹子建墓砖”拓本。曹子建为曹操之子曹植,此墓砖出土于曹植墓中。此拓本四周所跋出自著名红学家、学者、书画家冯其庸手笔,冯先生不仅考据甚详,其书法亦精彩绝伦,绝非一般书家可比,亦非“学者书法”可概括。近日冯其庸先生书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此为其中一件作品。

[专家点评] 唐长沙窑 青釉褐彩瓷壶

[专家点评]唐长沙窑青釉褐彩瓷壶这件长沙窑壶高23厘米,底径10厘米。通体青黄釉,褐彩,六棱形短流。整个造型朴实简洁,具有明显唐代长沙窑产品的风格。总之,长沙窑是继岳州窑而起的一座著名瓷窑,尽管烧造时间不是那么长,但其发展迅速,在当时影响极大。釉下彩是长沙窑的首创,初期形式是单一的褐彩,以后逐步演进到褐、绿两种色彩,对我国古代陶瓷装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专家点评] 秦 夔纹大瓦当

[专家点评]秦夔纹大瓦当这件瓦当出土于辽宁绥中姜女石建筑群石碑地遗址,瓦面直径54厘米,高44厘米,厚2.5厘米,瓦身长78厘米。当面饰高浮雕夔纹,夔龙已简化,蜷曲盘绕,两相对称,状如山峦;瓦身顶面拍印细绳纹,内面无纹饰。这件瓦当是迄今已发现的历代瓦当中最大者,同类的曾发现于秦始皇陵2号建筑基址。夔纹大瓦当是秦始皇皇家宫殿特用之建筑构件,可称“瓦当王”。此瓦当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