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康熙 青花高士诗句笔筒 [专家点评]清康熙青花高士诗句笔筒清康熙青花高士诗句笔筒,高12.8厘米、口径10.6厘米、足径10.6厘米。口足微外撇,筒式腹,圈足,足内有青花“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仿款。以青花为饰,腹部一面绘四个高士坐在长案前饮酒作诗,画面上方写有“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苍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此器人物各具神态,栩栩如生,与诗文配合紧密,画中题诗,意味无穷。
[专家点评] 清 象牙百宝嵌笔筒 [专家点评]清象牙百宝嵌笔筒清“象牙百宝嵌笔筒高13厘米、直径8.8厘米,为清代乾隆时期...。取象牙中段掏挖成桶状,其下端以象牙板封底。笔筒壁面以玳瑁做梅花枝干,以螺钿做梅花和竹枝,以茜牙(染色象牙)为竹叶,还用青金,螺钿,松耳,玳瑁,绿松石,红珊瑚做一双五色小鸟憩于竹枝梢头。造型生动活泼,格调高华,颇具中国画韵味。此器至今保存完整,无一脱落,是难得的象牙百宝嵌精品。“百宝嵌”又称“周制”,是采
[专家点评] 明 犀角镂雕螭柄仿古兽面纹英雄杯 [专家点评]明犀角镂雕螭柄仿古兽面纹英雄杯这只犀角镂雕螭柄仿古兽面纹英雄杯,高13.2厘米,口径15x5.6厘米,足径10.4x3.9厘米,重526克。口沿浮雕夔凤纹,双杯之间镂雕一怪鸟与一异兽,身体穿过空隙。明清时期一般把这种器物称为“合卺杯”,所谓合卺,是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双杯联体,有永不分离之意。而其上装饰的鸟兽则被看作鹰与熊的变体,可以谐音为“英雄”,因此异兽双联杯往往又叫做“英雄合卺杯”。
[专家点评] 南宋马和之 月色秋声图页 [专家点评]南宋马和之月色秋声图页此为南宋马和之的“月色秋声图页”。人物、坡石、树木色线即是“柳叶描”笔法。马和之的画法在南宋独树一帜,不仅在技法上,意境上亦是如此。马和之,钱塘人。他善画山水、人物,据记载说其师法吴道子画法,笔法飘逸,务去华藻,自成一家。孝宗曾写毛诗三百篇,令马和之绘图,颇合旨意。他的画法特点,世称他自创“柳叶描”,用笔自由简疏,流畅飘动。他画山水,专写平远之景,很少有山头峰峦。
[专家点评] 明邵弥 行草书十八札卷(局部一) [专家点评]明邵弥行草书十八札卷(局部一)明邵弥行草书十八札卷(局部二)明邵弥行草书十八札卷(局部三)此卷是邵弥写给一位叫令和的十八件信札,装裱成一个卷子。邵弥书法学二米父子,楷书法钟繇,此卷后金俊明跋“僧弥书得髓二王,旁涉北海,并臻其胜,晚得戏入襄阳之室。姿致奕奕,更觉绝伦超群矣。”邵弥书法作品流传并不多,此卷对研究邵弥的书法洵有帮助。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玫瑰椅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玫瑰椅明黄花梨玫瑰椅座面58×45、通高69厘米,成对之一。其搭脑及扶手尽端均下垂后始与前、后足上端相接。券口牙子雕回纹,落在罗锅枨上。枨下施透雕灵芝形卡子花。现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专家点评] 明 檀香木狮钮章 [专家点评]明檀香木狮钮章明檀香木狮钮章,规格为2.6×2.2×4cm,印面文字为“梅花作伴”。以木治印,早在汉代已有使用,但只是作为明器在使用。大量使用是在民国以后。古人在用铜、石章之外,偶尔会找些其它材料来治印,大约是出于猎奇吧。因木质与其它材料不同,故刻出的韵味也不同,这枚印章看似拙笨,其实很有妙思,梅与伴、花与作形成了对角呼应,线条具有朴拙美,耐人寻味。
[专家点评] 唐 葵花形鸾鸟舞马纹千秋镜 [专家点评]唐葵花形鸾鸟舞马纹千秋镜唐葵花形鸾鸟舞马纹千秋镜拓本唐葵花形鸾鸟舞马纹千秋镜面,径22.2厘米,缘厚0.6厘米,重1375克,是一件典型的盛唐时期铜镜。八出葵花形,镜钮隆起呈半球形,无钮座。钮两侧各有一只翩翩起舞的鸾鸟,两鸟相向,展翅翘尾作舞蹈状。其中一对葵盘形宫灯中分别铸“千”“秋”二字,楷书阳文。特别是骏马口中衔以瑞草作奔腾状,鸾鸟振翅起舞,在制镜工艺上堪称杰作。
[专家点评] 清 翠玉花鸟花插 [专家点评]清翠玉花鸟花插清翠玉花鸟花插高25厘米,口径8.6×5.9厘米,足径5×7.3厘米。翡翠质地,有赭红皮色,间有绿色。利用其本身的几种颜色巧琢树桩形,中空,可以做花插。外部凸雕牡丹花枝,枝头上卧一小鸟,其下立一仙鹤,山石上镂雕一立凤鸟,另一侧的花卉丛中二小鸟栖于枝头,下方花叶上有蝉蟾二只。下配以镂空雕花紫檀红木座。其色彩鲜艳,是清代俏色作品之佼佼者。
[专家点评] 明 龙泉窑青釉划花三足洗 [专家点评]明龙泉窑青釉划花三足洗这件青釉划花三足洗,口径29厘米,高13厘米。直口,平沿,束颈,扁腹,洗底下部承三个蹄形足,三足之间有直径10.7厘米凸出的饼形底,底高1厘米,并微内凹;洗内底有直径14.5厘米的露胎,内外底无釉。器身纹饰分为颈部和腹部两部分。全器施青绿色釉,釉薄而透明,釉下有不规则大小细碎开片。洗内底和外底露胎部分均有大片“火石红”。此器藏于江苏宝应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