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 翠三羊佩 [专家点评]清翠三羊佩清翠三羊佩长6.4厘米,宽4.3厘米,厚1.1厘米。佩为翠质,长方形,正面浮雕三羊,松树和山石,左上雕出云中太阳。佩另面整雕成自然山石。佩上有孔,系黄丝线,上穿粉碧玺珠一个,珊瑚米珠两组。“三羊”取“三阳开泰”之意。此佩为清代后妃所佩之物,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唐代 双凤海马纹镜图 [专家点评]唐代双凤海马纹镜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双凤海马纹镜,直径16.2厘米、边厚0.75厘米,重量为1080克,铜质。铜镜造型为八角菱花形,兽钮,宽沿。镜背高弦纹分作内外二区,内区主题突出,高浮雕塑出二凤和海马。铜镜的主区为起舞的凤与马二者间以云纹相隔,表现出凤与马似奔、似舞飞于太空。边沿上饰花草纹。整个图案协调、典雅有致。
[专家点评] 齐家文化 单耳双联罐 [专家点评]齐家文化单耳双联罐这件单耳双联罐高9.3厘米,宽12.4厘米。橘红色陶,双口均为喇叭形口形,斜直高领,圆唇,带形单耳,鼓腹,平底,表面打磨光滑。造型奇特,耳把左右反向。两罐联体,两腹中穿圆孔贯通,以供坐在同一桌上的前后两人相互饮用。设计富有创意,在齐家文化类型的陶器中非常少见。齐家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金石并用文化,遍布陕、甘、宁诸省。
[专家点评] 清黄士陵 菊花 [专家点评]清黄士陵菊花此为黄士陵的“菊花”。黄士陵在跋上写“师元人粉本,略参西国画法”,所谓西国画法,就是明暗透视法。这件“菊花”的叶片正是具有以上特点,立体感很强。这件作品虽是工笔画,但非常慨恬,达到了“要言不繁”的境界,工笔具有写意效果。黄士陵字牧甫,穆甫、穆父,安徽黟县人。擅书画篆刻,治印尤为有名,列清末篆刻四大家。
[专家点评] 清黄士陵 六言篆书联 [专家点评]清黄士陵六言篆书联此为黄士陵的“六言篆书联”。写于乙未夏闰五月,乙未为1895年,黄士陵47岁。黄士陵书法早年学吴让之,线条飘逸,中年后开始学习大篆,并将大、小篆结合起来,即“合以古籀”。这件作品书写时期,黄氏风格已经形成,比如“一”、“泽”、“经”都是典型的黄氏字法,但另外几个字写的较放纵、随意,在黄氏书法中成了另类,大约是黄士陵在习惯书写中主观求变的一例吧。
[专家点评] 明 鲍天成款犀角雕双螭耳仿古螭虎纹执壶 [专家点评]明鲍天成款犀角雕双螭耳仿古螭虎纹执壶这只犀角雕双螭耳仿古螭虎纹执壶,通盖高13厘米,口径15x7.8厘米,重316.3克。作者采用圆雕与镂空技法,将一大一小两只犀角分别雕刻,合为曲柄带流执壶。壶身一侧为流,镂雕一小螭曲身攀绕于流上,头伸至壶口边。底部有阳文”鲍天成”款识。鲍天成是明代末期江苏一带著名的雕刻能手,他用犀角、象牙、紫檀...的香盒、扇坠、头簪、图匣之类,往往都设计独特,超迈前人。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木雕草龙纹联二橱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木雕草龙纹联二橱明黄花梨木联二橱规格为86.5×199.5×52.5厘米。橱面下有二屉,称为联二橱,其形制比一屉大,比三屉小。这种家具形体与桌案基本相同,所以仍具有桌案的性能。抽屉饰以壶门样纹,闷仓面饰两只草龙。
[专家点评] 唐 褐彩虎形镇纸 [专家点评]唐褐彩虎形镇纸唐褐彩虎形镇纸呈卧伏状,粗眉,虎眼突起,虎身卷拢,尾紧贴于臀。施透明釉,釉下绘褐、黄、绿彩,表现虎眉、虎尾和虎身上的条纹。褐彩虎形镇纸出自长沙窑,藏安徽省博物馆。此器1953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造型质朴,虎虎有生气,是一件早期的镇纸。
[专家点评] 秦 杜虎符 [专家点评]秦杜虎符秦杜虎符为铜质,虎形。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虎符“右在君,左在杜”,意思是说右半符存君王之处,左半符在杜地的...长官手中,凡要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会合,才能行军令。但遇有紧急情况,可以点燃烽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
[专家点评] 先秦 玉觽 [专家点评]先秦玉觽先秦玉觽长3.5厘米,觽首与角部有明显界限,首端斜平,上弧起齿,中间有供佩带的小圆穿。角部弧度较大,角端尖锐,角身侧棱被磨成斜面,当为用于解结的实用器,可证觽起源于史前居民佩带猛兽牙、角的说法。玉质较纯净,呈灰褐色,雕工较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