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金 磁州窑系白瓷点彩葫芦形倒装壶 [专家点评]金磁州窑系白瓷点彩葫芦形倒装壶这件金代白瓷壶高28.4厘米,腹径17厘米。胎色为淡黄色,釉层较厚,足底露胎。全器造型活波生动,龙柄的前后爪分别抓持壶身,配合塑造的骑流人物和龙柄,虽然作为磁州窑系产品其胎釉并不出奇,但民间工匠灵活运用粗瓷细作的装饰手法,使这件倒装壶充满了民间趣味。
[专家点评] 清 杜士元核桃雕十八罗汉 [专家点评]清杜士元核桃雕十八罗汉杜士元桃核雕十八罗汉,纵2.2厘米,横3厘米,厚1.2厘米,深枣红色。桃核两面以浮雕、镂空等手法刻罗汉十八尊,立者、坐者、诵经者、持法杖者、入定于龛中者、环坐指划而议论者、跣足曲膝者等,生动有致。杜士元,清代乾隆时苏州核雕艺人,有“鬼工”之誉。他刻此件核雕十八罗汉,所刻人物、松树、祥云等,刀法细腻、技艺精湛、布局严密。在不足方寸的桃核上雕刻出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及景物。
[专家点评] 近现代齐白石 老农 [专家点评]近现代齐白石老农此为齐白石的人物画“老农”,这件作品现藏上海中国画院。为程十发先生捐赠。画上题“己丑八十九岁白石老人画于北平”,己丑正是北京和平解放的那一年,画面老农左手执烟袋,肩扛四齿镐,大约是刚从田间劳作回来,从脸上表情看,是辛劳了一天而感疲惫的。齐白石的人物不多,但留下的作品都很精彩,尤其是这类表现劳动人民的题材,这当与齐白石朴素感情有关。
[专家点评] 近现代张延礼 诗札 [专家点评]近现代张延礼诗札此为张延礼的“诗札”,这件诗札的书体很杂,主要以隶书为主,又有个别篆书,也有行书,隶书有汉简的味道,而几个似篆非篆的字显然是学汉代古器物上文字。张延礼好金石古物,又善治印,于此一札显露无遗。诗札的书写者张延礼原名扆,字丹斧,又号丹甫、丹翁,别号无为,晚号后乐笑翁,室名伏虎阁、敬敬斋。早年为《神州日报》成员,后负责《晶报》内务。
[专家点评] 南宋 吉州窑荷莲纹瓶 [专家点评]南宋吉州窑荷莲纹瓶这件南宋荷莲纹瓶高29厘米,口径6.3厘米,腹径17.6厘米。黄白色胎,质坚硬。小口,外折边,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腹施酱褐色彩地,勾勒轮廓显露白花,即所谓“彩地白花”。以荷叶、莲花及莲实组成的花纹,满布瓶体,匀称而富丽,是江西吉州窑彩绘瓷的代表作品。1955年安徽巢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明“黄花梨六方形南官帽椅”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六方形南官帽椅”这件六方形南官帽椅,座面78×55、座高49、通高83厘米。此椅六足,是南官帽椅中的变体。靠背板三段攒框打槽装板,边框也做出双混面。下段为云纹亮脚。上段透雕云纹,故意将花纹压低,而使火焰似的长尖向上伸展,犀利有力。此椅造型远胜所曾见到的几件六方椅,其可贵在虽是变体,而意趣清新,自然大方,无矫揉造作之弊。这件六方形南官帽椅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清“婴戏玉笔格” [专家点评]清“婴戏玉笔格”在文房中,以人物为器形对象并不多见,曾见有元代胡人形象的镇纸,而...形象就绝少出现。这件婴戏笔格设计可谓巧思,五个婴孩或坐、或立、或跪,这样就形成了高低不平景象,五位婴孩又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高低疏密之空间正好形成放笔的空档。婴戏题材在传统绘画中并不少见,而这件婴戏图笔格以其少见而堪称精品、绝品。
[专家点评] 战国 玉虎符 [专家点评]战国玉虎符战国玉虎符长11.8厘米、宽4厘米、厚0.4厘米,重43克。器物作薄扁平卧虎状,两面均浅刻虎纹,耳目嘴鼻纹饰清晰流畅,虎四肢屈卧,尾巴上翘,尾部一扁圆穿。其中一面刻四字篆书铭文:“南郡左二”。现藏济南市博物馆。
[专家点评] 先秦 垂鳞纹圆壶 [专家点评]先秦垂鳞纹圆壶先秦垂鳞纹圆壶高34厘米,宽22厘米。该器物口微侈,兽钮平面子盖,短颈圆肩,肩部有对称的环钮式耳,瓠形深圆腹,平底。腹部正中和腹上部各装饰一周细齿界纹,上腹部装饰相错的4排垂式细重鳞纹,其上装饰一周三角纹带,三角内填卷云纹。这种形制和文饰的圆壶十分罕见,可视为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的秦式圆壶的祖型。
[专家点评] 明 犀角雕龙柄螭龙纹杯 [专家点评]明犀角雕龙柄螭龙纹杯这只犀角雕龙柄螭龙纹杯,高1.5厘米,口径13.5x8.5厘米,重246.2克。杯广口敛腹,外壁浅浮雕纹饰,上部为方夔拐子纹,中部条框相隔,浮雕对称的双龙戏珠图案,下部则饰翻卷浪花。镂雕细小的螭纹纠缠于龙尾,并浮游于杯壁内,是从商周青铜装饰中获取灵感,螭纹扭折如意,姿态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