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史前 串饰 [专家点评]史前串饰史前串饰每粒珠长0.6厘米,玉坠长3厘米。白色,部分有浅黄斑。由二十六颗玉珠和一件小玉坠串联而成。玉珠均呈腰鼓形,大小不等,串列有序,均两端管钻成孔,玉坠较粗短,断面呈椭圆,上端有一短凸榫,榫上钻一小孔,尖端圆钝。
[专家点评] 战国时期 滇国四人猎虎铜扣饰 [专家点评]战国时期滇国四人猎虎铜扣饰战国时期滇国四人猎虎扣饰高,8.7厘米,宽10厘米。该扣饰表现了四个服饰相同的滇国猎人猎捕一头猛虎的情景,三位猎人各伸出一手按住虎身,准备制服猛虎,不过虎却不愿意束手就擒,情急之中低下头去咬翻另一位猎人。整个猎捕场面扣人心弦。
[专家点评] 唐 三彩鹦鹉壶 [专家点评]唐三彩鹦鹉壶三彩,是在白色陶胎上涂以黄、赭、绿、蓝和紫等色。色调富丽,图案优美,尤以塑造的各种舞俑和三彩马俑更为生动。这件唐三彩壶通高19.5厘米,座径8.9厘米。鹦鹉立于喇叭形座底之上,背部有圆形注口及宽带形提梁,腹内中空,嘴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致。喙、前胸、爪施黄色釉,其余均为深绿色釉。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专家点评] 齐家文化 白玉斧 [专家点评]齐家文化白玉斧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美玉。新石器时代晚期,玉斧首先以实用器出现于生产生活之中。庄浪县境内齐家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所出土的玉器有璧、琮、璜、铲、斧、钺、玉纺轮等。这件精美的齐家文化有穿白玉斧,1992年出土于庄浪县良邑乡苏苗塬仰韶——齐家文化遗址。1996年经国家文物鉴定...会专家组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庄浪县博物馆。
[专家点评] 汉代 青铜钮环龙首提梁鋞 [专家点评]汉代青铜钮环龙首提梁鋞汉代青铜钮环龙首提梁鋞该器物口径14.5厘米,高21厘米。器身圆筒形,子母口,有盖,盖微鼓,顶部有小扁平鼻钮。器腹上部两侧对出两衔环圆钮,钮环与龙首弧形提梁通过两“∞”形链节相连。器腹中部及近底部各饰一周凸宽带纹。平底,三矮兽蹄足。1994年6月,这件珍贵的三足提梁器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1992年出土于阜阳地区医药公司仓库基建工地,现藏于阜阳市文物管理所。
[专家点评] 清康熙 嵌螺钿屑黑漆炕桌 [专家点评]清康熙嵌螺钿屑黑漆炕桌清嵌螺钿屑黑漆炕桌,长106.8厘米、宽90.8厘米、高33.3厘米。长方炕桌为四面平式,面心三板拼接,下装二根穿带出梢支承。牙子内缩稍许嵌入桌底。小角牙亦为内缩嵌入腿足,下展为方蹄足。此件黑漆炕桌流线形的设计有浓厚的建筑风格,通体漆黑带螺钿屑的闪烁微光,整体极具现代感,不无可能被错认为当代作品。
[专家点评] 南宋 水晶笔格 [专家点评]南宋水晶笔格南宋水晶笔格出土于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年间史绳祖墓,同出土者尚有白玉兔形镇纸、青玉笔格等。笔格作五峰式,三峰有损。山峰高低排列颇像人之五指。水晶器物如没有雕工,是很难判断年份的,这件有确切年份的出土物对研究同一时期的文物提供了重要资料和佐证。
[专家点评] 近现代吕凤子 金陵怀古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吕凤子金陵怀古图此图为吕凤子的《金陵怀古图》,纸本,纵71厘米、横40厘米。画上题南宋词人邓剡《唐多令·金陵怀古》的下半阙,可知此图是据此词意而作的。邓剡是宋理宗时进士,官礼部侍郎,后为文天祥抗元军幕,1279年崖山兵败,投海未死。宋亡后以节行著称。这幅画作于南京沦陷之后,其寓意是显而易见的。吕凤子原名浚,字凤子,又有江南凤、凤先生、老凤之谓。
[专家点评] 清杨沂孙 篆书联 [专家点评]清杨沂孙篆书联此联为杨沂孙的“篆书联”,纸本,纵132厘米,横32厘米。读杨沂孙的篆书,感觉他一辈子就是一个风格,总是在认认真真的写,一笔不苟。杨沂孙篆书功力很深,但变化不大,初学篆书者学他能知道什么是规矩,沙孟海曾说:“其实,杨沂孙的篆书是不能学的,学到后来,更其扉弱了。”这就是说,学杨沂孙最多入门即止,因为他的篆书间架还是很好的。
[专家点评] 唐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 [专家点评]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是碾罗器,高9.5厘米,长14.9厘米,宽8.4厘米,重1472克。盖刹四侧及立沿饰卧云,罗架两侧饰头束髻、着褒衣的执幡驾鹤仙人,前后两侧錾相对飞翔的仙鹤及云岳纹,四周饰莲瓣纹。罗架下焊台形器座,四周为镂空的桃形壶门。此碾罗器为茶具,碾出的茶末要过罗,罗的出现是人们对茶末细度有进一步要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