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史前 钺

[专家点评]史前钺史前钺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县反山,现收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冠饰前端高4.6厘米,后端高3.6厘米,宽8.4厘米。冠饰和端饰为白色,一侧有紫褐色暇斑,属同一玉料,钺体为青色,有少许褐斑,玉质优良,具有透明性。钺体呈“风”字形,两侧边略向内凹弧,左右不对称,上侧边较下侧边略窄。在刃角上各雕琢图象,下角为浅浮雕的鸟纹。神徽、鸟纹如出一辙。钺体上雕琢的图象,为所有良渚玉钺所仅见,堪称“钺王”。

[专家点评] 清 白木梳背椅

[专家点评]清白木梳背椅清白木梳背椅,高68.8厘米、宽41厘米。椅背中间用五根细圆梗木均匀地排列成靠背,形似木梳,故称梳背椅。该椅罗锅枨与牙子间双柱矮小壮实,中间一个圆形卡子花。

[专家点评] 南宋 青玉笔格

[专家点评]南宋青玉笔格南宋青玉笔格,此件笔格取上窄下宽式,有三个半圆凹孔用来搁笔,...虽然简单,但十分实用。宋代笔格还有一种呈山峰状,峰少则五个,多的达二十个左右。如董康嗣夫妇墓的石雕笔格,这当然是特例了。笔格又称笔架、笔搁、笔山,是搁置毛笔的文房用具。唐宋时期,笔格是文房中的常设之物,材质亦很丰富,如玉、珊瑚、玛瑙、水晶等等。此笔格出土于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年间史绳祖墓中。

[专家点评] 西汉滇国 虎牛搏斗铜扣饰

[专家点评]西汉滇国虎牛搏斗铜扣饰西汉滇国虎牛搏斗铜扣饰是一件西汉时期滇族所特有的装饰用扣饰,长14厘米,高9厘米,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该扣饰的造型是一头公牛与猛虎在作生死搏斗,猛虎咬住公牛前肢,而公牛却以利角刺破了虎的腹部,致虎肠流出……牛之倔强性格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个造型象征着滇族人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所形成的坚强的民族性格。

[专家点评] 北宋(辽) 耀州窑青釉飞鱼形水盂

[专家点评]北宋(辽)耀州窑青釉飞鱼形水盂这件北宋(辽)耀州窑水盂高9.3厘米,长14厘米,宽7.4厘米。通体施青釉,晶莹透澈,瓷胎坚韧洁白。雕飞鱼形,鱼上腭翻卷,尾部高翘如舟,旁出双翅,圈足平底。尾与翅周边饰圆形小水珠,全器似一条刚出水的游龙,披鳞展翼,腾空飞起,意态生动,栩栩如生。1971年辽宁北票辽墓出土。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西汉 木雕变脸头像

[专家点评]西汉木雕变脸头像西汉木雕变脸头像(半侧面)此头像高15厘米,形象极为怪异,脸部扭曲变型厉害,歪斜成一个三角型。有关此像的具体含意难明,但艺术效果极佳。这件被戏称为“鸭嘴”的木雕,表面已被腐蚀,形神依稀,形象的奇特令人诧异,不得不为古人如此大胆的夸耀而振奋。该作品中刀痕与皱纹为同样的走势、遒劲入骨,这种美感是在雕刻创作过程中人与物相抗争的张力所产生。

[专家点评]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莲瓣纹长颈瓶

[专家点评]北宋定窑白釉刻花莲瓣纹长颈瓶这件北宋白釉刻花瓶高19.8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8.9厘米。胎细白,釉透明,色洁白,积釉泛黄,足底露胎。采用刻花、划花技法,颈饰弦纹,周肩饰两组一菊一叶纹,腹部饰仰莲纹。刻工细腻,富于立体感。侈口长颈,广肩下折,圆腹,大圈足。瓶口配置卷枝钮鎏金银盖,其中心饰覆叶纹,采用锤和凿的技法,其下并以鎏金银片包镶圈足。1969年河北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专家点评] 近现代陆俨少 为学境界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陆俨少为学境界图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先生自述其为学境界恰如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要表现这两句诗的意境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一件难事,但陆俨少不仅画出来,而且画的极好、极妙。陆俨少,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他18岁辍学无锡美术专门学校后,进上海著名山水、仕女画家冯超然的画室“嵩山草堂”学画,专攻山水画,并结识了许多名家同道,特别是与吴湖帆相识,使之大开眼界。

[专家点评] 近现代白蕉 陶渊明诗行书手卷

[专家点评]近现代白蕉陶渊明诗行书手卷近现代白蕉陶渊明诗行书手卷(局部)此卷为白蕉的“陶渊明诗行书手卷”,纵23厘米、横95厘米,纸本,藏朵云轩。白蕉是现代学习二王书法最著名的一位书家,技法倒在其次,关键是在气韵上白蕉很得前人精髓,这是修养、气质的反映,不是强学可得者。此卷白蕉书写于1950年,年44岁。整卷极具书卷气,不激不励,疏朗有致,是其经意之作。

[专家点评] 清 楂桢木茶几

[专家点评]清楂桢木茶几清楂桢木茶几,此几高80、宽37.2、厚45厘米。矩形直角几面,管脚枨。此茶几为拐子回纹,粽角榫,圆浑、柔和,与书卷式搭脑扶手椅摆置一处,更体现江南书香人家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