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西汉 滇国豹衔鼠穿銎铜戈

[专家点评]西汉滇国豹衔鼠穿銎铜戈西汉滇国豹衔鼠穿銎铜戈,高27厘米,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现藏在云南省博物馆。该戈无胡、无穿、方内,銎呈椭圆形,援与銎部形成交叉形状,前锋收缩略呈梯形。老鼠被猎食者衔于半空中,头朝下,身体极度扭曲,作挣扎状,显然尚未毙命。将这一惨烈的捕食过程铸造在兵器上,显然是具有威慑敌人表现英武等象征意义,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滇国人民在云南丛林中艰难的狩猎生活。

[专家点评] 明 琥珀富贵牡丹帽徽

[专家点评]明琥珀富贵牡丹帽徽明琥珀富贵牡丹帽徽另面琥珀,是第三世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因各种原因被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而形成。它属于不透明琥珀类,传统上习惯称之为“密蜡”。图案内容为富贵牡丹,这是古人喜爱用的装饰图案,喻意富贵吉祥,也足以显出大户人家的权势。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梅竹喜鹊纹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梅竹喜鹊纹瓶这件粉彩瓶高32.7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14.1厘米。直口,长颈,扁圆形腹,圈足,外壁粉彩绘梅竹喜鹊图,外底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两只喜鹊悠闲地栖息于花枝间,构成一幅春回大地的风景图卷。喜鹊又称报喜鸟,梅与“眉”谐音,喜鹊登梅有“喜上眉梢”之吉祥喻意。粉彩是清代康熙晚期所创烧的珍贵彩瓷品种之一,雍正时期达到最高峰。此器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 黄杨木雕仕女

[专家点评]清黄杨木雕仕女清代无名氏所作的黄杨木雕仕女,高仅6.1厘米,长11.1厘米,虽娇小玲珑,却深含文化意蕴。仕女卧榻作凝思状,仪态端庄,面容娟秀,双目微翕,若有所思。衣着日常起居便服,肩披柔软帔帛,一种古典美女的形象跃入眼前。木雕仕女雕镂刀法高度洗练,线条...而流畅,服饰质感强烈,人物神态真切,表明作者的雕刻技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专家点评] 清笪重光 行书轴

[专家点评]清笪重光行书轴这件是清笪重光的行书轴纸本,纵186.1厘米、横88厘米,藏安徽省博物馆。此轴更多米书意味,用笔流畅迅捷,许多字起笔略重,末笔多呈飞白,笔力遒劲,意态洒脱。书法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齐名,合称四大家。笪重光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江苏句容人,一作丹徒人。顺治九年进士,官御史,巡按江南。笪氏精鉴赏、工诗文。书画名重一时,书宗苏、米。笪重光并工理论,著有《书筏》、《画筌》。

[专家点评] 近现代温其球 莲花峰

[专家点评]近现代温其球莲花峰此为近现代温其球的“莲花峰”,纸本,纵36.1厘米、横46.4厘米。山腰横云涌现,莲花峰后诸峰用浓淡不一墨色写出,峻拨峭立,直插云霄,将黄山山峰之险峻表现的很到位,石涛画意味亦较浓。温其球字幼菊、菊叟、石叟,室名语石庵。温其球在山水、花卉画上均有造诣。早年师事许礽光,山水取法石涛,花卉长于赋色敷粉。兼擅治印,为岭南著名画家。

[专家点评] 清 翠玉雕人物小景子

[专家点评]清翠玉雕人物小景子此小山子高16.1、长24.7、宽10.5厘米。山子白地不甚明显,通身含深浅不等的绿色。原为一水子,下端切平作底,碾山水楼阁,二高士漫步其中。背面饰崇山峻岭、苍松野卉,中有二鹿,悠闲自在,互为顾盼。山有皴法,白地烧染琥珀争沁,仿造皮糙玉,古色古香,颇有文人画境之雅趣,应为苏扬所造。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明末清初 黄花梨方几

[专家点评]明末清初黄花梨方几明末清初黄花梨方几长53.1、宽52.9、高86.4公分,几面为标准格角榫攒边打槽装板,面心平镶。抹头见明榫,桌面下装二根穿带出梢支承。束腰与直素牙条以抱肩榫与腿足结合。腿足上以长短榫与几面边框接合,下展为造型劲快有力的马蹄足。雅条下有罗锅枨与四足相交,皆出透榫。此几造型与八仙、六仙和四仙桌类似,但是体积较小,可能为陈设奇石、瓷器花瓶或盆栽之用。其高于一般桌的高度,可为此用途之证。

[专家点评] 汉 汉有善铜规矩纹丹阳镜

[专家点评]汉汉有善铜规矩纹丹阳镜“汉有善铜”规矩纹丹阳镜,直径11.3厘米,镜作圆形,圆钮及钮座。钮座底衬四瓣花纹,座外围双线方格,方格各边中点对出“T”形纹,与四乳钉相间均匀环列其外。),外置一铭文圈带,铭文:“汉有善铜出丹阳取之为镜清如明”。铭文外依次饰短斜线纹、凸弦纹、连珠纹及神兽纹圈带。

[专家点评] 明朱松邻 松鹤纹竹笔筒

[专家点评]明朱松邻松鹤纹竹笔筒明朱松邻“松鹤纹竹笔筒”这件竹笔筒大约是最早的一件物品了,刻者朱鹤字子鸣,号松邻,一作松龄,嘉定人,先祖则是徽州人。朱松邻工书法、篆刻,精雕镂图绘之技,亦擅竹刻,为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竹刻的开山始祖,与子缨、孙稚征合称“嘉定三朱”。此笔筒现藏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