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唐徐浩 李岘墓志(一)

徐浩所书《李岘墓志》在2000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同时出土还有《李岘妻独孤峻墓志》,现均藏于长安区博物馆。《李岘墓志》为唐永泰三年刻,楷书,徐浩撰文并书。徐浩所书此墓志,历代文献未著录。徐浩书法作品见于著录者约四十余种,多为碑刻。此墓志为徐浩五十一岁时刻,刻工精良、字口清晰,对研究徐浩书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徐浩字季海,浙江绍兴人。官至彭王傅,会稽公、太子少师,人称徐会稽。

[专家点评] 近现代林风眠 小薇

[专家点评]近现代林风眠小薇这幅名为“小薇”的油画是近现代大家林风眠的作品。林风眠绘画幅式基本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基本没有立轴和手卷一类的幅式。林风眠画大致分两种,一种宣纸水墨,一种类似于水粉画或油画。林风眠广东梅县人。中国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林风眠18岁中学毕业赴上海,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归国时已是学术满腹。他综合了中国古代绘画和西方近代绘画的视觉经验,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结构和风格。

[专家点评] 元 龙泉窑青釉堆贴蟠龙盘

[专家点评]元龙泉窑青釉堆贴蟠龙盘这件元代龙泉盘高8.6厘米,口径34.8厘米,底径13.3厘米。板沿,弧形腹,圈足。外壁刻莲瓣纹,内壁刻划波浪纹,盘心贴蟠龙。满施粉青色釉,青翠如玉。圈足露胎处呈火石红色。粉青釉是龙泉釉的最佳呈色之一,龙纹在龙泉青瓷中比较少见,故此盘可入元龙泉器的珍稀之列。

[专家点评] 清邓孚嘉 竹根雕陶渊明赏菊

[专家点评]清邓孚嘉竹根雕陶渊明赏菊这件清邓孚嘉竹根雕陶渊明赏菊,高14.4厘米。陶渊明身着粗布衣服,左手持折枝菊花,神态悠闲地欣赏着菊花。松树既表示长寿,亦暗喻陶渊明的人格和气节,画外有画,耐人寻味。竹根底部有“用吉”篆文款。邓孚嘉的竹雕作品传世不多,这件圆雕杰作弥足珍贵,今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 紫檀黑金漆平头案

[专家点评]清紫檀黑金漆平头案清紫檀黑金漆平头案长157.3、宽61.5、高88.5公分。桌面边框为紫檀木,面心板为柴木髹黑漆。紫檀牙子中段平直,沿边起线再滚立体混圆鼓钉一道,两侧各雕一如意云牙头。内缩腿足上端分别嵌入近抹头的两根穿带下方,下端则结合饰有大小鼓钉及花瓣的紫檀托子,托子立面平直,底部中央拱起。精致的做工,考究的髹漆贴金箔,生动的透雕团花双凤拱寿纹,一再显示此紫檀黑金漆平头案当时必定身价非凡。

[专家点评] 清乾隆 文房用具一套

[专家点评]清乾隆文房用具一套清乾隆文房用具一套主要工艺为雕塑漆,砚盒、笔筒、笔管、印泥盒等皆是。另有掐丝珐琅及瓷质小文玩。这种成套...的文房用品因是供帝王们使用,因此...工艺十分精良,即体现了乾隆帝的个人喜好,也反映了当时经济实力之一斑。此套文房用具现藏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春秋楚国 环耳蟠虺纹盘

[专家点评]春秋楚国环耳蟠虺纹盘春秋楚国环耳蟠虺纹盘出土于1978年下寺一号墓。通高9厘米,口径39.7厘米。小方唇,折沿,浅腹,圜底。盘腹部周围有4个对称的竖环耳,竖环耳各套一圆环耳。圜底近平,下有3个矮蹄足。腹部装饰蟠虺纹、陶索纹和三角纹各一周,足上部装饰浮雕式兽面纹。在蟠虺纹之间装饰凸起的陶索纹一周。该型铜盘为楚文化所独有,其铸造细腻、优美,不可多得。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斗彩团花天球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斗彩团花天球瓶这件雍正斗彩天球瓶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6.5厘米。器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团花纹即圆形纹样,又称为“绣球花”。团花纹除花卉外,还有团龙、团凤、团蝶和团螭纹等,清代雍正时期团花纹最精致。清代康熙时期仿古之风盛行,雍正、乾隆时期天球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专家点评] 清玄烨 行书五言诗轴

[专家点评]清玄烨行书五言诗轴此轴为清玄烨的“行书五言诗轴”,纸本,纵200厘米、横59厘米,藏河北省博物馆。玄烨在书法上极力推崇董其昌,并致力于临摹学习,这件作品写的比较文雅,中规中矩,但个别字不甚理想,如“成”字笔划软弱。玄烨号称学董,其实并没有学到董书的真谛。玄烨即康熙皇帝,姓爱新觉罗氏,在位六十一年,庙号圣祖。诗轴后署“驻跸杭州”。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意。

[专家点评] 近现代潘天寿 鸟石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潘天寿鸟石图这幅是近现代潘天寿的“鸟石图”。黄宾虹先生曾评潘天寿画“阿寿的画,力能扛鼎”。这个力主要是说线条。的确,刚劲有力的线是潘画最大的特点,这全得力于他的书法。上述特点在这幅“鸟石图”中均表现的十分突出。潘天寿对题字及钤印十分注意和讲究,将其视作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般画家仅作一个记号而已。潘天寿,中国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为人朴讷,女朋戏呼曰阿寿,因以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