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中期 象牙透雕五老图香筒

[专家点评]清中期象牙透雕五老图香筒象牙透雕五老图香筒,高26厘米,由筒体及器盖两部分组成,通体象牙透雕。在八宝和暗八仙图案之外分别浮雕多层,连续回纹及仰覆莲为装饰,繁华而富于装饰性。盖体层层镂空透雕,利于香气的外溢飘散。画面布局合理、生动。若收藏于厅堂,可显得高贵富丽,若是置放于书房案头则可贮藏香料,让缕缕清香伴君闲读,不亦乐乎。

[专家点评] 先秦 垂鳞纹鼎

[专家点评]先秦垂鳞纹鼎这件垂鳞纹鼎高23.1厘米,口径22.2厘米。方唇平折沿,口微敛,沿上立厚方耳,耳上端略宽,鼓形浅腹,圜底近平。足柱中部起凸箍一周。腹上部饰凤鸟型对称窃曲纹,上下两凤共目而各有喙,凤躯已图案化。下腹部饰两排相错的垂式重鳞纹,上下腹两种纹饰带之间以宽弦纹相隔。耳外廓饰长短相间的重环纹,足上部饰蟠虺纹。此鼎出土于甘肃礼县圆顶山贵族墓。

[专家点评] 徐仲南 彩绘柳叶鸣蝉印泥盒

[专家点评]徐仲南彩绘柳叶鸣蝉印泥盒徐仲南,名陔,号行里老人,斋名棲碧山馆,江西南昌人。1918年受江西省瓷业公司之聘来景德镇管理瓷器美术。擅画松竹、山水,传世以松竹为多,这件表现柳叶鸣蝉的作品是比较少见的,弥足珍贵。“柳叶鸣蝉印泥盒”直径4厘米,款“甲戌冬月,仲南徐陔写”。印章“之印”,底款印“仲南”。

[专家点评] 明末清初 黄花梨方凳(一对)

[专家点评]明末清初黄花梨方凳(一对)这对方凳长44.3厘米、宽42.2厘米、高51.7厘米。凳面椅盘为标准格角榫攒边框,下有二根穿带支承,抹头可见明榫。四框内缘踩边打眼造软屉,现用旧席是更替品。边抹线脚自上沿起一阳线后打洼,至底压一内缩窄平线。一木连做的束腰和直牙条以抱肩榫与腿足结合,腿足上端以双榫纳入椅盘边框,下端以粽角榫与铁力木托泥相接。这一特殊的箱型设计在中国古典家具中传世数量稀少。

[专家点评] 民国 景德镇窑潘匋宇浅绛彩四皓图梅瓶

[专家点评]民国景德镇窑潘匋宇浅绛彩四皓图梅瓶这件浅绛彩梅瓶高33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10厘米。外撇小唇口,短颈,长圆腹,矮圈足。瓷质坚细,釉色莹润,釉面光洁,为民国时期上等胎釉。画面绘四老坐于松树下,人物开相奇石,用笔秀润,朴茂并举。衣褶顿挫分明,方楞出角,设色古雅,高妙出奇,表现出超旷虚灵、静穆、澹远的佛道之气。潘氏为景德镇新粉彩创始人之一,此作的料色和笔法已透出粉彩之格调,属潘氏之精品。

[专家点评] 清 云玉卧牛

[专家点评]清云玉卧牛此翠玉原石白或油青地,口部、身部有绿色斑,头角上部及臀部留有琥珀色沁。卧牛高6.6、长15.1、宽7.7厘米,是一件体量不大、可置于掌上玩弄的肖尘类珍玩玉雕。成型上因材施艺,细琢精光,相得益彰,突出了雕王与玉质之美。王可赏,质可品,两全其美,确是清代乾隆工的真谛。此云玉卧牛就是嘉庆晚年乾隆工的代表作,它的碾琢原则及...与和田玉雕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说没有任何区别。

[专家点评] 宋周越 行楷跋王著草书《千字文》

[专家点评]宋周越行楷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宋周越行楷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局部)宋代的周越可谓大名鼎鼎,因为他曾是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苏轼在书法学习上的老师或追崇者。不难看出,他们批评周越书法的一个关键字是“俗”。周越的书迹除了少数一些刻帖外,真迹目前只有这幅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因为书写的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周越对此幅作品书写的认真态度,可以说能代表周越的真实水平。

[专家点评] 宋赵佶 瑞鹤图卷

[专家点评]宋赵佶瑞鹤图卷此图为宋赵佶的“瑞鹤图”,绢本设色,纵138厘米、横51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此画是宋徽宗赵佶30岁时作品,构思别致,只描绘了宫殿的屋顶,画面两侧亦露出宫殿一角,祥云缭绕,可以想像宫殿的繁多雄伟。属于赵佶绘画中的一件神品。赵佶,即宋徽宗,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哲宗赵熙之弟,初封为端王,元符三年即位。

[专家点评] 战国 金豹

[专家点评]战国金豹金豹盖在战国错金银梅花饰虬龙纹铜壶上,豹宽17.8厘米,长16厘米,通高10.2厘米,重9千克,含金百分之九十九,是全国所发现的汉代最重的黄金铸件。该豹金光鳞鳞,出土时颈部有少量绿色锈斑,当系铜壶所染。豹体内空,内壁刻有小篆“黄六”二字。毛色褐赤,上满布黑色斑点。该豹1982年2月江苏省盱眙县穆店乡南窑庄出土,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是一件珍贵艺术品。

[专家点评] 战国中期 组玉佩

[专家点评]战国中期组玉佩这组玉佩于1978年山东省曲阜县鲁国故城乙组58号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会。最上方以一枚玉环为挈领,此环顶部琢出方形齿突,中央钻一穿,用于系佩。环下的管珠分两行串系,最上是玉鼓形管、其次是玉扁圆形珠,再下是玉圆柱形管,它们的表面皆雕琢卧蚕纹。上述两行玉管珠贯串人一件稍长的表面雕琢卧蚕纹的玉管。龙的躯体表面满饰涡纹,靠近中腰上方钻一透孔,用于贯线垂坠于组佩最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