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宋 白玉雕秋蝉

[专家点评]宋白玉雕秋蝉宋白玉雕秋蝉(侧面)宋白玉雕秋蝉(底部)宋白玉雕秋蝉(细部)宋白玉雕秋蝉(细部)宋白玉雕秋蝉(细部)宋白玉雕秋蝉(细部)宋白玉雕秋蝉,长5厘米,宽3.3厘米,高1.5厘米。白玉雕成,玉质细腻,为和田料,有沁色,蝉形态较为特别,体形较常型为大,形态生动。

[专家点评] 西汉 鎏金中国大宁博局纹镜

[专家点评]西汉鎏金中国大宁博局纹镜西汉鎏金中国大宁博局纹镜,中国历史博馆藏径18.6厘米。1952年湖南长沙出土,圆钮,柿蒂纹钮座。柿蒂纹间各有一兽头,外围双线方栏。方栏外饰博局纹,间饰神人,鸟兽纹。

[专家点评] 清康熙 匏制团花纹漆里碗

[专家点评]清康熙匏制团花纹漆里碗清康熙匏制团花纹漆里碗,高7.4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6.8厘米。碗侈口,敛腹,圈足。外壁阳起6组团窠图案,每组均为二云螭环绕卐字团寿纹,取“万寿吉祥”之义。口沿及下腹饰回纹装饰带。内壁髹黑漆,描金漆口边,绘大朵团花于碗心,而内壁所绘4组花草纹甚为写实,这种风格、技法都近似日本的“莳绘”工艺。外底重圈中有“康熙赏玩”四字款识。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方桌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方桌明黄花梨方桌,高70厘米,边长82厘米。桌面边料甚宽,冰盘沿下起阳线。桌腿间连接牙条,两端留牙头,下装高拱罗锅枨与牙条相抵。桌面四角下方另装小牙头,形成一腿三牙,共同支撑桌面和固定四腿。四腿圆柱形,侧角收分明显。此桌此桌具有典型的明代家具特点,造型简洁明快,稳重大方,无雕刻装饰。

[专家点评] 清 乾隆紫檀嵌石花卉笔筒

[专家点评]清乾隆紫檀嵌石花卉笔筒清乾隆紫檀嵌石花卉笔筒,高11.2厘米,口径6.7厘米。笔筒紫檀质,圆筒式,体较小,略显修长。筒外壁精选螺钿、彩石、染牙嵌出芍药、樱桃、湖石等图案。此笔筒外壁纹饰布局疏朗有致,雕琢及开槽镶嵌均精细得当。花果木石图案富于自然生趣,再经紫檀之深沉木色的衬托,愈显清新莹润。

[专家点评]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

[专家点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另面)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另面)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另面)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口沿)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底部)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细部)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细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带壶,高16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6.8厘米。黄河下游以单色陶为主,如大汶口文化的蛋壳黑陶、白陶等,彩陶非常少见。

[专家点评] 近现代邓散木 草书联

[专家点评]近现代邓散木草书联邓散木长于诗文、书刻,也能作画。精于四体书,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隶书曾遍临汉碑。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

[专家点评] 元王蒙 春山读书图

[专家点评]元王蒙春山读书图春山读书图(细部)元王蒙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纵54.4厘米,横28.3厘米。《春山读书图》是王蒙在晚期探索一种平面化的山水样式的产物。这幅作品是用短促、干涩且多为解索皴的笔触完成的,绝无王蒙以往惯用的渲染和丰富的皴擦。然而却有一种非常微妙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白玉雕高士图笔筒

[专家点评]清中期白玉雕高士图笔筒清中期,白玉雕高士图笔筒,中国嘉德2001年秋季拍卖会。筒形笔筒,下承五足。白玉注意力润,微有瑕疵。外壁景通雕山水人物图,山崖峻峭,松柏茂密,两名书童手托“喜”字、玉磬,寓意喜庆。

[专家点评] 商晚期 父戊方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父戊方鼎父戊方鼎(附图)商晚期父戊方鼎,现藏上海博物馆。高22.4厘米,口长13.5厘米,宽17厘米。折沿方唇,立耳宽厚,柱足,腹四角及足有扉棱,口下饰鸟纹,腹中饰勾连雷纹,边饰乳钉纹。足上部饰兽面纹,腹内壁铭文“父戊”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