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春秋晚期 镶嵌龙纹鼎

[专家点评]春秋晚期镶嵌龙纹鼎春秋晚期镶嵌龙纹鼎,上海博物馆藏。高17.5厘米,口径13-14.5厘米。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平盖折沿,上置三个突起的兽头,可以却置,环耳,圆底,下承细长的兽蹄足,盖和器身均绕用红铜镶嵌龙纹,龙眼用绿松石点缀,装饰简练,典雅。

[专家点评] 清陈澧 福田书札(一)

[专家点评]清陈澧福田书札(一)清陈澧福田书札(二)清陈澧福田书札(三)清陈澧福田书札(一)释文:福田大兄大人阁下:屡接惠函,久稽作答,敬维侍奉万福,动止多佳。近日粤人因有此书相勉於算学,每月在敝庐为算学会,亦颇有益也。惟在家课子,在书院课生徒,尚得如常,稍可告慰远怀耳。愚弟陈澧顿首算学会乃蒋古林少尹倡之,古林著书,无资不能刻,当道闻之,委署海丰丞,既离省城,此会恐不如前矣。

[专家点评]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

[专家点评]清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清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高5.5、口径6.6、足径2.2厘米。杯胎薄体轻,浅圈足,足内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康熙年制”。以青花为饰,十二只杯上分别描绘代表十二个月的花卉,并配以相应的诗句,诗句有五言和七言。十二个一套加在一起便是一年十二个月的节令花卉。此杯纹将诗、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专家点评] 商 绿松石蝉

[专家点评]商绿松石蝉绿松石蝉,通长4.55厘米,头宽1.55厘米,体宽1.5厘米,体厚1.5厘米,绿松石质,翠绿色,微透明,蜡状光泽,腹部有多处瑕疵。圆雕,体瘦长,与真蝉无异。圆弧的头顶两侧凸起近长方形双目,颈部微束,饰一粗凸棱;背有脊棱,双翼较短且收敛,尾部较长,阴刻5组双线人字形羽纹,腹底近平。白头额下部相当嘴部的位置斜钻一小孔,直透腹部,是采用实心锥钻分别从头额和腹部对钻而成。

[专家点评] 清中期 棕竹葵花式盒

[专家点评]清中期棕竹葵花式盒清中期棕竹葵花式盒,清宫旧藏。通高4.3厘米,口径10.4厘米。盒作八瓣葵花式,轮廓线多弧曲,盖、身子母口相合,凸唇,底有随形带状足。外壁则利用棕竹独特的棕黄相间、交错不一的自然色泽与肌理构成装饰,令人眼花缭乱。盖面正中粘贴一花朵,花芯内卷,花瓣外旋,色线随花瓣而转换方向,汇聚成涡,似不断流动。此器于简单的设计中追求繁复的视觉效果,并充分发挥出材质本身的美感。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紫檀荷花纹床

[专家点评]清中期紫檀荷花纹床清中期紫檀荷花纹床,高116.5厘米,长224厘米,宽132.5厘米。此床紫檀质,面装屉盘,面下束腰,鼓腿膨牙,内翻马蹄足,床面上装三屏风式床围。束腰及牙条浮雕荷花莲蓬纹,腿、足部雕密不露地的荷花纹,床围透雕荷花莲蓬纹。此床的雕刻采用穿枝过梗的手法,使得纹饰彼此贯通,连成一体。荷花枝叶蔓延,生动逼真,与木材之坚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得起“工精料良”四字。

[专家点评] 清 桦木雕山石长镇尺

[专家点评]清桦木雕山石长镇尺清桦木雕山石长镇尺,高4.7厘米,长25.2厘米。镇尺长条形,底部平整,上部雕刻成山石堆砌状,奇岩怪石循...者刀意随形就势,毫无滞塞之感,为观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镇尺乍看棱角横出,但经过长期摩挲,包浆温润莹朗,把玩于指掌间丝毫无棘手之感,置之书案上,平添了几许自然情趣。

[专家点评] 商 绿松石蛙

[专家点评]商绿松石蛙绿松石质,淡绿色,蜡状光泽,微透明。圆雕,头呈半圆弧状,阴刻双圈而后减地成浅浮雕双圆圈眼,头最前端断面以浅槽示嘴,四肢屈曲,作匍伏欲起式。腹部两侧微鼓,短尾,腹底平齐,中部横刻一条0.2厘米宽的凹槽。

[专家点评] 清 匏制蕃莲螭纹盖罐

[专家点评]清匏制蕃莲螭纹盖罐罐圆体,直口,耸肩,敛腹,底内凹。外壁以二阳文螭龙为主题纹饰,二螭独角短吻,颈鬣贲张,一蜷身回首,一挺身前趋,其身、足细长,卷尾及披云伸展如花,铺陈构图显现出灵动自由的不羁情态。加之纹饰凹凸有致,块面、线条层次分明,尤其是螭龙面部和脊线的塑造,更表现出模范工艺之高妙。罐身内壁髹黑漆。罐盖微出檐,半球式钮,饰以变体蕃莲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