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 紫檀嵌青玉雕夔龙纹插屏

[专家点评]清紫檀嵌青玉雕夔龙纹插屏插屏高36厘米,宽31厘米,厚17厘米。屏框下缘透雕相向的夔龙纹,上缘及左右两侧浮雕卷云纹。站牙亦透雕出夔纹形象。屏心镶嵌一块青玉,从上至下透雕猪、豹、兔、羊等群兽形象,屏心下部两侧对称凸出两只昂起的鹰首。此屏紫檀雕夔龙及云纹华美,玉雕精细严整,为清代宫廷生活中的观赏品,日常陈设于案几上,体积虽小而气韵颇饱满。

[专家点评] 商周 玉凤鸟

[专家点评]商周玉凤鸟凤鸟长7.4厘米,宽3.7厘米。作栖息状,昂首,挺胸。长喙,圆目,高冠后抿。翅上翘,宽大尾。两面阴线刻羽毛和足爪。白玉泛褐色,玉质晶莹细腻。在陕西宝鸡地区茹家庄,扶风杨家堡、云塘村、黄堆村等地均出土过玉凤鸟,西周时期。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另面)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另面)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另面)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口沿)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底部)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足)这件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胆瓶,高13.8厘米,口径2.6厘米,底径4厘米。形秀巧,纹雅致,釉水玉润,青花亮丽,胎骨细腻。

[专家点评] 商晚期 亚矣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亚矣鼎亚矣鼎(附图)商晚期亚矣鼎,藏日本藤井有邻馆,通高60厘米。据传此器出土于安阳武官北地,此器形制较为特别,为卵形,剑口深腹,圜底柱足,有盖菌钮,两侧有兽头耳,口下饰三角纹带,上腹饰龙纹,下腹主体为兽面纹,内壁铭文两字,字已锈蚀不甚清晰。

[专家点评] 清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

[专家点评]清沉香木雕菊花臂搁清沉香木雕菊花臂搁,长26.9厘米,宽7.6厘米。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弧起较高。通体凹凸不平,如老树枝干状,但入手光滑圆润,磨工极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数茎、杂花若干,姿态秀逸,状物生动,虽然沉香木色泽深暗苍老,但经妙手点化,不乏婀娜之致。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颇富功力。

[专家点评] 明米万钟 草书轴

[专家点评]明米万钟草书轴此为明米万钟的《草书轴》纸本,立轴,纵166.8厘米,横42.8厘米。此轴书法既有南宫书意,而盘曲纡回、沉着飞翥、以纵取势的笔态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书中用笔劲健丰润,提按轻重分明,三字连贯而成,笔法精熟,颇有意韵。

[专家点评] 明李在 阔渚晴峰图

[专家点评]明李在阔渚晴峰图阔渚晴峰图(细部)阔渚晴峰图(细部)本幅《阔渚晴峰图》轴,是李在存世的作品之一。纵165.2厘米横90.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品取全景式山水,气势宏阔,皴笔细密扎实,墨韵浑厚,画树木呈“蟹爪枝”状,从意境和笔法来看,确实与郭熙极为相似,是典型的北派山水面貌。

[专家点评] 商 云目纹青铜瓒

[专家点评]商云目纹青铜瓒商云目纹青铜瓒,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通高16.5厘米,重1.35千克。可与青铜罍配合使用。瓒杯形体饰一周云目纹。腹足交接处斜出圭状的尖首柄,饰云纹,其间二对凸目。其形奇异,以往未见此种器物。通俗地讲,瓒是在特殊场合使用的一种挹酒勺子,每当盛大的祭祀时,君主用瓒从罍等大型贮酒器种挹取鬯酒,然后缓缓地将酒注于地上,以祭享自己的祖先,此为裸礼。

[专家点评] 明祝允明 《致元和》草书手札

[专家点评]明祝允明《致元和》草书手札此为明祝允明的《致元和》草书手札。书学深厚,真、行,草诸体皆能,尤擅草书,被称为“明代草书第一人”,有“拔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独雄三吴。”之誉,传世墨迹有《手札》《饭苓赋》等。《手札》为祝允明所书信件,其书流流畅自然天真烂熳,极富表情,呈现出祝允明高妙的书法功力。

[专家点评] 清石涛 狂壑晴岚图

[专家点评]清石涛狂壑晴岚图狂壑晴岚图(细部)狂壑晴岚图(题跋)此为清石涛是《狂壑晴岚图》,纸本设色,纵164.9厘米,横55.9厘米。《狂壑晴岚图》是画在生宣纸上面,所以显得水墨淋漓极为生动。石涛作画笔用八面神出鬼没,用墨则是枯湿浓淡别具一格。中间的景色是群山和飞瀑,石涛先用墨笔勾染再施以花青点染,笔墨色之间彼此互融,达到和谐统一。对清代后期及近现代的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