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北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

[专家点评]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侧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侧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侧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侧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枕面)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底部)这件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高10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18.5厘米。八方有角朝外,以保睡梦平安。白地黑花,对比醒目。由此窥见北宋磁州窑系纹饰风格之一斑。

[专家点评] 商晚期 大禾方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大禾方鼎大禾方鼎(附图)此器为商代晚期的大禾方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1959年河南宁乡黄村出土,此器方立耳,折沿方唇,直腹柱足,立耳阴刻龙纹,腹四壁浮雕人面,浓眉大眼,阔鼻宽嘴,凸颧骨,两侧有角和爪,腹内壁铭文二字,见附图。此种形制的鼎迄今为止仅见此一件,颇为特别。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唐二十二柱足辟雍砚

[专家点评]唐二十二柱足辟雍砚隋唐陶瓷砚中,流行圆形、多足、砚面四周环水以充砚池的造型,旧时以《周礼》所记大学的形式命名之,曰“辟雍砚”,取四周有水,状如璧环的意思。辟雍砚多足柱,有多达二十六柱者,也有二十一足柱的,足柱作蹄状,连成一个大的圈足。唐末以后,有了高足书案,砚足才渐渐不为重视。砚侧有乳丁纹与花蕾纨其下有浮雕兽面,与乳丁纹相间排列一周;二十二柱的柱首为兽头,柱底为兽足。

[专家点评] 明叶澄 雁荡山图(局部)

[专家点评]明叶澄雁荡山图(局部)此为明叶澄的《雁荡山图》,绫本设色。图中作者行笔尖峭细劲,山间林木、点景人物乃至溪边乱石均刻画细致。山岩的外轮廓线方折挺劲,山体内部则将一种尖峭而锐利的短皴线与短促劲健的小斧劈皴相结合,同时以墨加色淡施晕染。繁密细劲的用笔与丰富的用色使画面气氛趋于活跃,极好地表现出雁荡山奇异、秀美的景色特征。远山空勾轮廓,染以花青,山间云气迷濛,更加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专家点评] 明周天球 行书心经

[专家点评]明周天球行书心经此为明周天球的《心经》。周天球,号幼海,又号六止居士,江苏太仓人。善画写意兰草,在文徵明门下学习书法,文徵明赞其:“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晚年独创书风,当时丰碑大碣皆出自他手。于《心经》气脉贯通,工稳有致,峻厚妍秀,温润苍劲。

[专家点评] 民国胡开文出品地球仪墨

[专家点评]民国胡开文出品地球仪墨晚清以后,随着西洋风的东来,西方物事渐渐为中国一般百姓所了解。1915年,胡开文出品地球仪墨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金奖。墨上经纬分明,海陆精确,其蓝本当是民国初年的世界地图。“休宁胡开文”是胡天注创下的老字号,当时在屯溪设分店销售,后世在苏杭、宁沪及九江、汉口均设分号,但挂的是“胡开文某记”招牌,以确保“休宁胡开文”的正宗信誉地位。

[专家点评] 商晚期 云纹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云纹鼎此器为商代晚期的云纹鼎。1966年山西忻县连寺沟出山,此器立耳、折沿、鼓腹圜底,素面柱足较短,口下饰宽条勾曲云纹,装饰风格独特,颇具地方色彩。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元倪瓒 竹枝图

[专家点评]元倪瓒竹枝图此为元倪瓒的《竹枝图》,纵33.8厘米,横75.8厘米。画一枝新竹,枝、干细而挺,稍带弧曲,竹叶细、短而上挺,至梢头略有低垂,疏密有致,优美地展现新篁的秀嫩而生机勃勃。此图用笔劲峭,布置停匀,枝叶勃发,生意盎然,丝毫也没有“笔老手倦”的痕迹。

[专家点评] 清梅清 行书秦淮舟泛诗

[专家点评]清梅清行书秦淮舟泛诗此为清梅清的《秦淮舟泛诗》。梅清,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能诗,尤善书画,王士祯称其山水入妙品,书入神品。《秦淮舟泛诗》其作品有颜书笔意,遒劲古厚,朴中蕴秀。

[专家点评] 清 染牙刻山水人物图小盒

[专家点评]清染牙刻山水人物图小盒这件清染牙刻山水人物图小盒,通高2.9厘米,直径6.1厘米。盒扁体,圆形,盖身子母口相合,凸唇。通体经染色,色泽微黄,部分施以阴刻,为使纹饰醒目,在局部剔去表层,露出象牙本色为地,装饰效果极佳。立墙题材为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盖面则饰山水人物,表现楼阁之上二仕女凭窗目送征人驰马远去,情态婉约,景物旖旎。其整体意匠颇类竹刻中的留青工艺,这是此器最具特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