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乾隆 湘妃竹黑漆描金菊蝶纹靠背椅 [专家点评]清乾隆湘妃竹黑漆描金菊蝶纹靠背椅这件清乾隆湘妃竹黑漆描金菊蝶纹靠背椅,通高101厘米,长48厘米,宽39厘米。此椅的搭脑、立柱、腿牙及底枨均以湘妃竹制成,惟靠背板心及椅面为黑漆木。背板板心上部饰描金福磬纹,中上部开圆形团寿透光,中部以下饰描金蝴蝶菊花纹。此椅朴素清雅,结构简洁工整,竹制构件与黑漆椅面、背板相互衬托,为典型的清中期家具风格。
[专家点评] 清十八世纪 九世同堂玉牌 [专家点评]清十八世纪九世同堂玉牌这件清九世同堂玉牌,长7.3厘米。白玉,光泽莹润,椭圆片状。正面琢芦苇、白鹭。湖面微风轻拂,芦草荡漾,七只白鹭憩息湖面,一只飞于上空,俯首,象是看着下面的孩儿。背面刻隶书诗文:“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鹭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玉牌上下两端琢祥云纹,纹下透孔,可穿系佩掛。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 [专家点评]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另面)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另面)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里内)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口沿)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底部)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足)这件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花觚,高21.7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5.8厘米。虽出自民窑画瓷艺人之手,却未必逊于皇家御用之匠。为近年不多见的清初民窑青花精品。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 [专家点评]清中期犀角雕螭柄花形杯这件清中期犀角雕螭柄花形杯,高6.1厘米,口径13.5×9.4厘米。杯色呈棕黄,敞口,束足。杯口雕作一朵重瓣开放的花形,口沿外撇,并浅刻回纹一周为饰。杯柄镂雕成一条上攀的螭龙,螭首平贴于杯的口沿,似为杯中美酒所吸引。杯壁光素,仅有一兽面浮雕于杯的流口下方。此杯即以螭虎装饰为题材,用亚洲犀牛角制成,角质细润光泽,造型虽为仿古形式但又有所创新,纹饰细腻,线条简洁流畅,视之小巧典雅。
[专家点评] 清早期 紫漆描金山水纹海棠式香几 [专家点评]清早期紫漆描金山水纹海棠式香几这件清早期紫漆描金山水纹海棠式香几,高86厘米,长54厘米,宽44.5厘米。几面海棠式,高束腰,壸门式牙子,牙头镂雕成卷云形。香几通体紫漆地描金,几面饰山水纹,束腰透雕卷草纹,几身遍饰蝙蝠、磬、如意纹等吉祥图案,间饰回纹及卷草纹。此香几的造型虽为明式,但其富贵华丽的纹饰已显现出清代风格。在清代宫殿中,香几为摆放陈设品所用。
[专家点评] 清十八世纪 白玉福寿年年摆件 [专家点评]清十八世纪白玉福寿年年摆件此件清福寿年年摆件,长8.5厘米。白玉,局部带浅黄褐色斑,雕双鲶鱼捧蟠桃,饰海浪纹为底。一双鲶鱼紧抱蟠桃浮游于海浪之上,桃带枝叶,浪涛翻滚,鱼须贴于桃身。造型生动,寓意吉祥。“鲶”与“年”谐音,寿桃是长寿祝福,寓福寿年年之意。
[专家点评] 明初 龙泉窑青釉刻花鼓钉折沿三兽面足炉 [专家点评]明初龙泉窑青釉刻花鼓钉折沿三兽面足炉明初龙泉窑青釉刻花鼓钉折沿三兽面足炉(另面)明初龙泉窑青釉刻花鼓钉折沿三兽面足炉(另面)明初龙泉窑青釉刻花鼓钉折沿三兽面足炉(另面)明初龙泉窑青釉刻花鼓钉折沿三兽面足炉(里内)明初龙泉窑青釉刻花鼓钉折沿三兽面足炉(底部)明初龙泉窑青釉刻花鼓钉折沿三兽面足炉(足)这件明代龙泉窑青釉折沿炉,高11.7厘米,口径23.7厘米。与同期同类器物相比,应属上乘佳作。
[专家点评] 东汉鎏金镶嵌兽形盒铜砚 [专家点评]东汉鎏金镶嵌兽形盒铜砚这件砚台名为铜砚,实际上与其他大多数铜砚一样,是带铜质砚盒的石砚。作为石砚,那方嵌在盒中的石板并无出众之处,倒是砚盒色彩华丽、造型别致,镶嵌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近百颗,珠光宝气,身价不凡。其形象虽凶,却是对妖邪而言;对内则是起护佑作用。砚盒中除石砚外,另有磨砚的小圆石一块。砚盒高10.5厘米,长25厘米,宽14.8厘米,1970年出土于江苏徐州土山东汉彭城王刘恭墓葬。
[专家点评] 商晚期 邑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邑鼎邑鼎(附图)此器为商代晚期的邑鼎。高21.9厘米,口径18厘米。1985年山西灵石旌介出土,此器立耳、敞口、束颈、鼓腹、柱足。颈饰一周蛇纹,腹饰三角形蝉纹,足饰三角云纹,均以雷纹为地。腹内铸有铭文一字,见附图。现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专家点评] 近现代李可染 柳塘渡牛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李可染柳塘渡牛图此为李可染《柳塘渡牛图》,纵69厘米,横46厘米,1979年作。画家将描绘对象构成大半个圆形,对牛的人性化表现手法,令牧童与牛浑为一体,构思别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