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 竹雕御题刘海戏蟾图笔筒

[专家点评]清竹雕御题刘海戏蟾图笔筒清竹雕御题刘海戏蟾图笔筒,清宫旧藏,高14.5厘米,筒径11.4厘米。笔筒圆体,三矮足。以去地浮雕法刻画刘海于两株松树旁信步缓行,一手搦钱串并担负长帚,帚上伏三足金蟾,一手持葫芦。刘海敞衣袒腹,围豹皮裙,回首与蟾蜍对视,咧嘴而笑,憨态可掬。并“乾隆壬寅御题”与“古稀天子”、“犹日孜孜”2印。

[专家点评] 商晚期 亚址方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亚址方鼎亚址方鼎(附图)此器为商晚期亚址方鼎,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西南160号墓出土。通高21.6厘米,口长16.6厘米,宽13.5厘米。折沿方唇,斗形腹,柱足,腹四角和足上有扉棱。颈饰两相对鸟纹,腹中部饰有勾连雷纹。边饰乳钉纹,足上饰兽面纹,下面三道凸弦纹,底中部有铭文淤徽。此器与上列亚字圆鼎为同一主人之物。现藏于...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专家点评] 史前江淮地区原始文化 玉刻图形长方片

[专家点评]史前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玉刻图形长方片此件为史前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玉刻图形长方片,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4号墓出土,长11厘米,宽8.2厘米,厚0.2厘米至0.4厘米。玉质为牙黄色,长方形略呈弧形,周边有孔,正面阴刻原始八卦图形。有学者认为这一图形与神、玉阳、山川有很大联系,并从此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形成了河图、洛书和八卦的观念。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专家点评] 辽 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

[专家点评]辽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辽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底部)辽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侧面)辽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侧面)辽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细部)辽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细部)辽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细部)辽赤峰窑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底部)此件辽代白釉印芦雁穿花纹折沿碟,高2厘米,口径12.7厘米,底径7厘米。

[专家点评] 晋 青釉点褐彩盘口唾壶

[专家点评]晋青釉点褐彩盘口唾壶晋青釉点褐彩盘口唾壶(另面)晋青釉点褐彩盘口唾壶(另面)晋青釉点褐彩盘口唾壶(里内)晋青釉点褐彩盘口唾壶(底部)这件晋青釉点褐彩盘口唾壶,高11.9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12厘米。盘口、圆鼓腹、平底。器身施青釉,平底无釉,留有五处泥团垫烧痕并带有明显窑红,口沿处以褐彩点缀,为晋越窑烧制。

[专家点评] 明谢时臣 西风木落图

[专家点评]明谢时臣西风木落图此为明谢时臣的“西风木落图”。纵126厘米,横43厘米。谢时臣,明代著名文人画家,他在《西风木落图》题诗中说道“西风木落”,所指是冬季。左画面一巨大岗石作为主体,在后面是平岗蜿蜒,岗陵下,云雾朦朦,在丛林中,村舍掩映茫茫雾霭中。江面两人力撑船篙,逆水行舟。正此处为画眼,画题的立题所在。全画笔墨苍润,气运生动。天色以淡墨烘染,给人以沉郁之感。该画是其典型代表作。

[专家点评] 唐颜真卿 争座位帖之一

[专家点评]唐颜真卿争座位帖之一此为唐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时。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似乎也显示了他刚强耿直而朴实敦厚的性格。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

[专家点评] 唐欧阳询 九成宫碑拓本

[专家点评]唐欧阳询九成宫碑拓本此为欧阳询的《九成宫碑拓本》。贞观六年四月刻,魏徵撰,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额阳文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九成宫”原为隋代“仁寿宫”,唐太宗在此避暑时发现了泉眼,认为是祥瑞之兆。由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写碑文。此时欧阳询已经七十五岁。

[专家点评] 清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

[专家点评]清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清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通高12.1厘米。翻、颈部饰阳文覆莲纹一周,腹部主体纹饰为9只狮子戏钱的图景,谐“九世(狮)同居”的吉祥音义。葫芦蝈蝈罐的盖一般为匏制,为求鸣音最佳,讲究的人甚至备数枚薄厚、孔数、孔径等均不同的匏盖,以便更替使用。罐口内设螺旋形铜丝簧片,可防止蝈蝈意外逃出,又能保护其触须,是精巧而实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