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商 玉腰带

[专家点评]商玉腰带此件为商代玉腰带,长9.6厘米,宽3.5厘米,厚1.5厘米。磷铝石质,多呈苹果绿色,玻璃光泽,不透明,有深绿斑。由13块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玉块串成,大者6块,小者7块,或呈圆管状,或呈长方形,均有对钻的穿孔以系线。出土时,它们一块接一块呈弧形横置。

[专家点评] 近现代朱屺瞻 芭菊泉石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朱屺瞻芭菊泉石图此为朱屺瞻的“芭菊泉石图”。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藏。此图水墨腴润,色调鲜明,富有层次,构图简洁,单纯中见丰富。其“简”既非梁楷,也非八大,与齐白石也不同。他笔下的菊花、芭蕉则又体现出另一追求“力”,那笔所未至气已吞的气概,一股大笔淋漓纵横捭阖、力透纸背的气势,“提笔四顾天地宽,忽然挥扫不自知”。“简”与“力”的结合构成了朱氏艺术个性,也充分体现在《芭菊泉石图》中。

[专家点评] 唐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之一

[专家点评]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之一此为唐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专家点评] 西周 兽面纹斗

[专家点评]西周兽面纹斗此器为西周兽面纹斗,通长8厘米,斗杯口径2.1厘米,杯高4.2厘米,重0.1公斤。柄与斗杯连接处有浮雕的双耳兽面纹。青铜器上大都布满了兽面纹样,这些兽面纹也称饕餮纹。饕餮纹是将其变形后形成的纹饰。宋代以来,人们把兽面纹称做饕餮纹,是一种被神化的、幻想出来的、具有某种威严的神秘意义的形象。它和原始的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在这幅兽面纹的左右下角各配置一小凤鸟纹饰,形态生动有力。

[专家点评] 商 凸弦纹玉嘞

[专家点评]商凸弦纹玉嘞此件商凸弦纹玉嘞,高6.5厘米,小端径2,3厘米,大端径3.2厘米。透闪石质,灰绿色,微透明,上半部分油脂光泽,下半部分玻璃光泽,中度沁蚀。器表抛光,饰凸弦纹3组,上下两组各3圈,中间一组两圈弦纹硬直规整,间距大致相等。出土时器表留有朱砂,较细的一端垂直地紧顶着一件青铜虎首曲内戈的阑,表明此器是戈的附饰。

[专家点评] 商 蝉纹圆形玉坠饰

[专家点评]商蝉纹圆形玉坠饰此件商蝉纹圆形玉坠饰,通高3.42厘米,直径4.7厘米。透闪石质,青灰色,蜡状光泽,有灰色斑点。呈圆柱体,一端平齐,另一端为斜面:中腰微束,并阴刻弦纹4周,将器体分为上下两节,每节各阴刻6组花瓣纹和简体蝉纹,二者相间分布于器表。琢工粗糙,中部有对钻的穿孔。

[专家点评] 元 湖田窑影青釉人物俑

[专家点评]元湖田窑影青釉人物俑元湖田窑影青釉人物俑(侧面)元湖田窑影青釉人物俑(侧面)元湖田窑影青釉人物俑(背面)元湖田窑影青釉人物俑(底部)元湖田窑影青釉人物俑(细部)元湖田窑影青釉人物俑,高8.8厘米。人物造型端庄,神态怡然生动,青白釉坚至亮泽,胎质细腻,完好传世,较为难得。

[专家点评] 清 紫檀雕荷花纹宝座

[专家点评]清紫檀雕荷花纹宝座清紫檀雕荷花纹宝座,通高109厘米,宽98厘米,纵78厘米。宝座通体紫檀木。宝座整体满饰荷花、荷叶纹,靠背枕头处之宽厚横木雕成一柄荷叶形,雕工光滑圆润。此宝座属单独陈设类的家具,在宫中往往和屏风、宫扇共用,设在屋宇明间的正中,位置固定而不轻易挪动。宝座取材厚重,木质精美,造型圆浑,舒适耐用。

[专家点评] 清晚期 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

[专家点评]清晚期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清晚期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清宫旧藏,盒高3.7厘米,长29.2厘米,宽20.7厘米。此套梳具为广东...,由25件构成,计有梳子9把、竹篦2把、剔篦2把、胭脂棍2根、扁针2根、大小刷子8把。清宫后妃以梳“两把头”为时尚。

[专家点评] 清 牙雕草虫图竹节式花插

[专家点评]清牙雕草虫图竹节式花插清牙雕草虫图竹节式花插,高9厘米,长7.8厘米,宽3.5厘米。花插竹节状,为连体的两部分,细者为插筒,粗者为两层盒。竹根形盒底部根须毕露,盖上凹面内有二只蜘蛛,似嬉斗状。此件花插以自然写实的手法制成,一反以繁枝茂叶为衬的传统,数根嫩枝,三只小虫,简洁而富有生气,别具情趣。花插造型独特优美,富于变化,清新雅致,雕刻非常精细,刀法娴熟。此花插为清宫造办处牙雕艺匠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