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成化斗彩鸡缸杯

漫谈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官窑烧造的瓷器,质良色精,品种丰富多样,尤以形体小巧的斗彩杯、碟、碗、盘、罐器为多,纹饰沿续了前朝又多有创新。今年4月份在香港拍卖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竟以2800万港币天价成交。所以完全有理由认为在成化早期或中期的一段时间内,鸡缸杯式样是和残杯相同的,而故宫所藏的那只显然是属于成化晚期成熟时的产品。

五彩、粉彩和广彩的区别

建国以后,《中国的瓷器》一书把五彩和粉彩的区别说的较为清楚。广彩早期师傅是来自景德镇,把传统的五彩、粉彩、珐琅彩的技法及彩料吸收到广彩中来,之间互有影响是肯定的。五彩、粉彩则不同,除颜色有别外,纹饰装饰亦有区别。五彩、粉彩较多为传统装饰,是适合当时统治阶级或国内士大夫口味而设计的。

“的兴号”的幕后故事

时隔三年之后,程先生想,应该尽快地打捞出“的兴号”上的遗物,让更多的中国文化遗产重见天日。尽管这样,程先生仍然指责迈克·哈彻,认为打捞“的兴号”沉船这一行为并没有不当,只是他不该把那65万件的瓷器打碎。

一件特殊装饰的青花瓷器

一件特殊装饰的青花瓷器今年3月应北京一家拍卖公司之邀,赴外地协助工作,在一朋友家偶然发现一件清乾隆时期带有青花纹饰的大瓶,感到惊喜。但此类瓷器...起来很费工,因此传世品少,尤其凸雕装饰的大型器,在乾隆以后的官、民窑中都是不多见的。总之此瓶无论造型、纹饰都与清代乾隆时期制瓷风格相同,虽无款识,亦当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鉴砚絮语

鉴砚絮语古砚亦存在真伪和优劣问题,判断年代,鉴别真伪,品评优劣同样是需要研究的。鉴别者除了要看刻花刀口是否生涩,包浆是否渗入,还要看所刻花纹是否与砚形时代相符,更是借鉴同期其他艺术的风格特征,如石刻、玉雕等等。砚盒不仅有着保护砚台的功能。也往往带有时代感和收藏特征,亦是鉴定砚台的辅助依据。

东方"泰坦尼克号"上的珍贵古陶瓷

东方"泰坦尼克号"上的珍贵古陶瓷1999年5月,英国著名的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组织了一支打捞队,经过数月的勘探,终于发现这艘清朝道光年间沉没大海的中国客货商船“的星号”,打捞队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于不久前将船打捞上来。“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不幸身亡者多达1600多人。

何时解决民间收藏鉴定难

何时解决民间收藏鉴定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物收藏活动日益兴盛,但需要同这一发展相配套的鉴定工作却严重滞后,并且日益明显地制约了民间收藏活动的健康发展。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也就形成了目前的“鉴定难”。“收藏容易,鉴定难”的客观实际,使一些有志收藏的人士不得不望而却步;有些业已涉足收藏的人士,不得不“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我本人,也是一个收藏爱好者,但“鉴定难”的苦头也令我懊脑不已。

潘天寿题画诗抄

潘天寿题画诗抄读八大石涛二上人画展后妙运金刚腕,辟支演太阿。江南山水好,稳岂为逃名。极目天辽阔,怅然思不禁。论画绝句神妙无方迥绝尘,游丝风格至今新。偶忆婆娑十一鹤,摩天云羽绝尘埃。尽缘楷法名天下,画笔能从书笔来。孰信前身是画师,诗中有画画中诗。一片江南景色新,董源平淡白天真。高名大节千秋映,据德依仁百艺余。岂仅江南推第一,笔参造化墨通神。题拟石涛山水轴习俗派争吴浙间,随声相誉与相讪。

潘天寿论指画

潘天寿论指画指画,创始于清初之高且园其佩。偶于运笔中有未称意处,辄以手指摸绢素,以为涂改,世人因谓指头画,创于张氏,非也。高其佩指头画,喜作大幅,气势磅礴,意趣高华。然大体用小指甲画成,每于指线之转折,略见瘦硬预露圭角,故论高氏画风者,谓近吴小仙意趣,即指此而言。以生纸作大幅指画,每须泼墨汁,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下,随墨汁迅速涂抹。指头画,以指头为画具,易粗不易细,尤宜注意于粗中之细。

香港大埔碗窑试析

据梁广汉《香港前代古迹述略》记述,大埔碗窑在明代是由文、谢二姓创烧,文姓人是文天祥同辈兄弟文天瑞后裔,原藉江西吉水,元末明初期间,辗转迁徒至今日之新界立村。这些资料与香港方志记载多相吻合,说明大埔碗窑的创立者是文、谢二姓人氏乃是可信的。大埔碗窑位于香港新界之东,大埔墟西南的碗窑乡。正统至正德时期是大埔碗窑的发展阶段。嘉靖至崇祯时期是大埔碗窑的兴盛阶段。清顺治至康熙以后是大埔碗窑的终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