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近现代张大千 泼彩荷花 [专家点评]近现代张大千泼彩荷花此为张大千的“泼彩荷花”,泼彩纸本,长134.6厘米,宽68.6厘米。采用泼墨泼彩之技法,先将色彩泼在画纸上,让其色汁自然舒展、扩溶渗入纸背。然后蘸取墨汁,挥毫泼洒在宣纸上,看似信笔随意,实质技法老到,用意高妙,独具匠心。再后,用笔勾绘出莲茎和荷花。其构思缜密,运笔精巧,意境含蓄,给人一种中西合璧、大气洒脱、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
[专家点评] 清吴昌硕 手稿(一) [专家点评]清吴昌硕手稿(一)此为清吴昌硕的行书手稿。纵22.8厘米,横22.8厘米,纸本。此手稿既没书写时间,也无钤盖印章,但观其书法,其行书风格初具雏形,只是字里行间结构布局稍显凌乱,应为吴昌硕中年前期之作。四十四至五十四岁这段时间吴昌硕寓居上海,与翁铁梅互有往来,此信稿大概为当时之作。
[专家点评] 南宋 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 [专家点评]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另面)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另面)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另面)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口沿)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底足)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细部)此件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魔猲耳小瓶,高15.7厘米,口径4.8厘米,底径5厘米。口沿下饰双魔猲耳。
[专家点评] 西周早期 蟠龙纹盖罍 [专家点评]西周早期蟠龙纹盖罍此器为西周初期蟠龙纹盖罍,盖径12厘米,口径16.5厘米,通盖高44.5厘米。此器造型玲珑,工艺精美,为世所罕见,唯四川省彭县竹瓦街青铜器窖藏中出过一件蟠龙盖罍,与此酷似。龙是中国装饰艺术领域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在商中期龙文的发展有两个特殊现象,一为「夔龙纹」自兽面纹之附属部分独立出来,成为夔龙纹饰;另一现象是「蟠龙纹」开始发展。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御制碧玉三星赞插屏 [专家点评]清乾隆御制碧玉三星赞插屏这件御制碧玉三星赞插屏16.2×22.4厘米,碧玉,浮雕加深雕技法,镂雕福、禄、寿三星,仙童们手捧寿礼伺候在侧,小鹿回首轻倚寿老,松石楼阁互相辉映。中间镌刻描金御制诗三星颂一首,其文字集《书》、《诗》、《易》三经经文而成。中国民间喜欢以福、禄、寿三星的形象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祥、长寿的祝愿。
[专家点评] 天成款犀牛角雕仙人乘槎杯 [专家点评]天成款犀牛角雕仙人乘槎杯明末,朱碧山式槎杯更以另外的材质流行开来,上海博物馆藏“天成”款犀角雕仙人乘槎杯、故宫博物院藏“尤通”款犀角雕仙人乘槎杯均是其例。“天成”款犀杯因材施雕,顺犀角之势而成一具水天之际的仙槎,下边用不多的浪涛助成腾涌之意。各色花卉结为舟篷,舟篷下的主人一手持书卷,一手持如意,波涛不惊。天成,即鲍天成,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乃明代雕刻名家。
[专家点评] 明晚期 黄花梨五接圈椅 [专家点评]明晚期黄花梨五接圈椅椅圈饱满,靠背板为一块S形整板,上部雕刻草龙图,两侧雕两个曲边小花牙,靠背立柱与后腿、鹅与前腿均为一木连做,加上两侧曲线形联帮棍与椅圈连接。椅腿侧脚收分明显,足间步步高赶枨。壶门式券口牙板边缘起阳线,线条优美曲折,富于变化,有节奏感靠背板上部减地浮雕草龙纹,这是明代家具常见的装饰图案。圈椅整体造型简练舒展.稳重大方,装饰适度,是圈椅中的精品,可作为明式圈椅的标准器。
[专家点评] 南宋 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 [专家点评]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另面)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另面)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另面)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口沿)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底足)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足)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细部)这件南宋龙泉窑青釉双龙耳小瓶,高13.5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4.5厘米。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仅足端无釉露胎,胎质较粗,带有赤色窑红,为龙泉大窑产品。
[专家点评] 南宋 赣州窑酱釉鼓钉渣斗 [专家点评]南宋赣州窑酱釉鼓钉渣斗南宋赣州窑酱釉鼓钉渣斗(另面)南宋赣州窑酱釉鼓钉渣斗(另面)南宋赣州窑酱釉鼓钉渣斗(口沿)南宋赣州窑酱釉鼓钉渣斗(里内)南宋赣州窑酱釉鼓钉渣斗(底足)南宋赣州窑酱釉鼓钉渣斗(细部)这件南宋扎斗,卷唇、圆腹、平底,外素胎,内施酱釉。这类器物为南宋及元代时南方各窑口之类型产品,传世较多,有景德镇产青白釉器、闽北各窑系所产白釉、青白釉以及赣州、吉州所产酱釉器。
[专家点评] 金 黑釉刻花梅瓶 [专家点评]金黑釉刻花梅瓶此器为蘑菇型小口,溜肩,长腹,内凹式圈足,露胎,施黑釉,器腹分三层剔花纹饰,应为山西地区瓷窑产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有类似藏品,故宫专家七十年代在大同、浑源窑址曾采集到类似的瓷片,此瓶很有可能即为上述窑口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