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纹大缸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纹大缸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纹大缸(另面)大缸形制特殊,胎体厚重。缸外壁通景绘青花山水人物图,山水相间,小桥庭院,渔人泛舟,山石林立。青花发色淡雅,绘画写意自然,人物神态生动,布局疏密有致。
[专家点评] 清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铺首尊 [专家点评]清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铺首尊清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铺首尊(细部)清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铺首尊(款)此器口沿微撇,束颈,鼓腹,圈足。肩部饰铺首耳,通体以青花装饰,自上而下分绘海水江牙纹、芭蕉叶纹、缠枝莲纹、江牙海水纹等六层纹饰,纹饰层次清晰,绘画笔法流畅。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专家点评] 商 目雷纹青铜钺 [专家点评]商目雷纹青铜钺此钺为商代目雷纹青铜钺,1989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商纣王兵败自焚后,周武王又以黄钺斩纣王嬖妾之颅。由此看来,新干商墓出土的青铜大钺不一定是实用兵器,很可能是作为仪仗使用的,以显示墓主人当年显赫的权势。
[专家点评] 清十七世纪 青白玉云龙戏珠葫芦形笔掭 [专家点评]清十七世纪青白玉云龙戏珠葫芦形笔掭这件笔掭长15.4厘米,青白玉料,表面有光泽,局部有黄沁。器似剖开之葫芦,一侧浮雕一龙,双眼圆睁紧随火珠于云海之上。龙头与珠之间饰圆池,可盛水,另一边琢池呈浅洗。龙纹生动,琢磨精细,可作精美的陈设品。笔掭为下笔行文描画之前用以掭墨吮毫之具,以避免一笔之间发生墨色浓淡不均的现象。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青花刀马人物卷缸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刀马人物卷缸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刀马人物卷缸(另面)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刀马人物卷缸(细部)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刀马人物卷缸(细部)此器口沿内敛,肩以下渐收,圈足,器形沉稳,圈足沙底。通体绘青花刀马人物故事图,青花发色淡雅,周围绕有山石、柳树、祥云,构图丰满,层次清晰,人物绘画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画工流畅。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另面)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细部)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底足)这件康熙青花人物棒槌瓶,高45厘米。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颈部绘回纹、云纹一周,腹部绘通景人物古松翠柏,祥云明月。构图丰富,画工流畅,青花发色艳丽,形制周正,胎质细腻厚重,是康熙时期棒槌瓶的标准件。底青花双蓝圈款。
[专家点评] 清康熙 紫檀浅刻填词图诗文笔筒 [专家点评]清康熙紫檀浅刻填词图诗文笔筒清康熙紫檀浅刻填词图诗文笔筒,直径16.5cm。笔筒包浆温润,纹理流畅。外壁浅刻一长髯老者沉思吟句,旁刻行书诗句“衣香髯影共氤氲,吹澈参差入夜分。赢得迦陵新句好,不辞心力事影云。玉梅花下交三九,红杏尚书托擅名。记得微今倚车阁,梅花如雪朴廉旌。髯公填词图二绝句,济南弟王士桢。”
[专家点评] 朱碧山龙槎 [专家点评]朱碧山龙槎故宫所藏银“龙槎”,系铸后施雕,人的头、手、云履等均系铸后接焊,而接焊处浑然无迹。槎尾有“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于东吴长春堂中子孙保之”楷书款,可见这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今与传世的几件相比看,大至整体造型,小至人物的身姿眉宇及风神态度,均显示出它是诸作中的翘楚。由龙槎上面的题诗又可明白其用途是饮酒。清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七《朱碧山银槎歌为秋玉赋》,亦其事之一。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双鸡纹图梅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双鸡纹图梅瓶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双鸡纹图梅瓶(另面)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双鸡纹图梅瓶(底足)这件雍正粉彩双鸡纹图梅瓶,高19厘米。小口,丰肩,圈足微撇,粗沙底,形制秀美。腹部绘粉彩奇石、花卉、墨竹、彩蝶、双鸡图,蕴含“官上加官”之美好寓意。绘画精细,色彩丰富,题材新颖。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无束腰直枨加卡子花方凳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无束腰直枨加卡子花方凳黄花梨无束腰直枨加卡子花方凳高49.6厘米。方形硬席座面,有槽的罗锅枨高出四足表面,又被称之为“裹腿做”。矮老为双套环卡子花。为了和枨子呼应,凳面边框也同样缠裹四足,但立面的两个混面,并非为一木制成,而是用两层木材重叠而成,术语叫“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