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钒红云龙纹盖碗

[专家点评]清嘉庆景德镇窑青花钒红云龙纹盖碗清嘉庆景德镇窑青花钒红云龙纹盖碗(款)此件清嘉庆景德镇窑青花钒红云龙纹盖碗,高8厘米。撇口,深腹,圈足。碗盖和器身绘红彩二龙赶珠纹,青花绘云龙,红蓝色彩对比强烈,画工精细。盖和底分别落“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专家点评] 清何绍基 行书轴

[专家点评]清何绍基行书轴此为清何绍基的“行书轴”。气韵内敛而笔势开张的行书轴系何绍基谈书画意境的书作,其书法特点是将北碑的用笔引入行书中,一变颜真卿行书的点画圆浑、气韵内敛为笔势开张、筋骨纵肆。下笔坚实遒厚,力重势沉,而以浓墨涩行为要。结字正欹开合互用,体态自然疏放,重心下坠,撇、捺多向左右舒展,富有浓厚的篆隶之趣。

[专家点评] 明仇英 桃源仙境图

[专家点评]明仇英桃源仙境图此为明仇英的“桃源仙境图”,绢本,纵175厘米,横65.2厘米,大青绿设色,天津博物馆藏。板桥过处,青草铺地,另一童子携食盒亢于岸头。隔小溪为山洞,内有钟乳石悬壁,有泉淌漾而出,洞口水边有一位仙者弹琴,两位仙者于旁静听,传神入微。这是作品的主题部分。

[专家点评] 清 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专家点评]清德化窑白釉观音像这件清代德化窑白釉观音像,高21.5厘米。白釉滋润,胎体细腻。观音单腿跪坐,形态古朴端庄,线条流畅,两缕青丝垂于双肩,双目低垂,神情安详,脸部秀丽而庄严,姿态优美,生动传神。实为福建德化观音像中的佳作。

[专家点评] 近现代张大千 荷花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张大千荷花图此为张大千的“荷花图”,水墨纸本,长120厘米,宽62厘米。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那种超凡脱俗、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美丽与意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其纯熟的功底与老辣的技法,于浑朴中见清秀,于洒脱中含缜密,于酣畅中寓意蕴,令人称道折服。

[专家点评] 清王文治 行书诗轴

[专家点评]清王文治行书诗轴此为王文治的“行书诗轴”。飘逸婉柔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的行书诗轴系王文治自作的五言诗,是在乾隆辛丑年,与友人雅集吐纳烟云阁后,第二天所作。这是他中晚期的书作,那飘逸婉柔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无不透露出与笪重光、董其昌二人的传承关系。王文治一生以书法著称于世,他的书法主要学笪重光和董其昌,其书法俊丽潇洒、轻盈秀美,甚受乾隆帝的赏识和时人的珍爱。

[专家点评] 清十八世纪 白玉带皮榴开百子砚滴

[专家点评]清十八世纪白玉带皮榴开百子砚滴这件百子砚滴高11.2厘米,玉料白色,局部有沁斑,巧雕石榴形。一侧饰小石榴,依偎在旁。琢工巧妙,形象生动,令人爱不释手。据《博物志》记载,石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种植的,深受世人喜爱,因为它是象征着多子多孙,家庭兴旺的一种吉祥物,寓“榴开百子”之意。

[专家点评] 西周 饕餮纹尊

[专家点评]西周饕餮纹尊此尊为西周饕餮纹尊,2006年10月出土于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此尊通高30厘米,口径23.6厘米,重4.3公斤。尊为专供祭祀或款待宾客所用盛酒之物。“尊”指的是盛酒具,相当于现代的酒壶。呈喇叭状,高颈、鼓腹、圆足,因器首饰以饕餮纹而得名。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

[专家点评] 明 铜龙耳蹄足炉

[专家点评]明铜龙耳蹄足炉这件明代铜炉通高10.7厘米,口径10厘米,重1062克。子母口,扁鼓腹,两龙缠绕成两附耳,近人面饰三蹄足。盖纽做三卧兽状,俯身翘首依次相向盘绕,其间隔有两圆孔,应该是香烟的出口。外底有2.6x2.6厘米方形阳文“永存珍玩”篆书四字款识。济南市博物馆藏。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万历柜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万历柜这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长104厘米,宽63厘米,高183.5厘米。上层亮格有后背板,三面安壶门券口,券口饰螭纹,两侧各有栏杆并透雕螭纹。下部矮几处饰螭纹,与上层呼应。两扇柜门光素平整,上安椭圆形叶面,吊牌及锁丢失。柜门内是一板两屉的格局,屉门雕梅花纹饰,非常精美雅致。万历柜因样式流行于明代万历年间而得名,而以黄花梨...,且完整成对传世至今的,当属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