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汉 绿釉博山炉 [专家点评]汉绿釉博山炉汉绿釉博山炉(另面)汉绿釉博山炉(另面)汉绿釉博山炉(另面)汉绿釉博山炉(俯视)汉绿釉博山炉(底足)汉绿釉博山炉(细部)汉绿釉博山炉(细部)这件汉绿釉博山炉,高16.8厘米,盘口径16.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0.5厘米。博山炉,古代焚香用的器具,上有盖,盖上雕镂成山峦形,上有人物、动物等图案,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故名。盛行于汉及魏晋时代。
[专家点评] 汉 彩陶人物俑 [专家点评]汉彩陶人物俑汉彩陶人物俑(背面)汉彩陶人物俑(底部)汉彩陶人物俑(细部)这件汉彩陶人物俑,高17.8厘米。双片对接成型,手工雕刻并加彩绘。人物微向前倾,作俯首状,形态生动,为汉代早期器。
[专家点评] 清 玉雕龙管羊毫笔 [专家点评]清玉雕龙管羊毫笔此为清代玉雕龙管羊毫笔。通长30.4、管径2.4、毫长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笔管为白玉质,两端饰阴刻回纹一周。笔管端处嵌铜箍,内填烧蓝;笔管上部浮雕云龙,张口露齿;通雕花卉及缠枝莲纹。笔头为羊毫所制。羊毫是我国制笔普遍应用的一种毫料,多用山羊中的青、白、黑、黄羊毫为主。我国宋元后渐行羊毫,明清时期则羊毫笔大盛。
[专家点评] 清金农 萱草图 [专家点评]清金农萱草图此为金农的“萱草图”。北京艺术博物院藏。墨色清淡秀润,纯雅脱俗。画家白题“花开笑口,北堂之上,百岁春秋,一生欢喜,从不向人愁,果然萱草可忘忧”。萱草,也称忘忧草。此画一经题诗,画更增色,相得益彰。作者一生未能摆脱困境,常寄居庵寺,贫穷衰老而死。题诗即抒发了他那清高拔俗的情怀。落款“曲江外史小笔并题”,钤“金吉金印”。
[专家点评] 明李东阳 草书甘露寺诗 [专家点评]明李东阳草书甘露寺诗此为李东阳的“草书甘露寺诗”。观其书,赏心悦目,品其诗,韵味无穷。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是湖南茶陵人,世称“李长沙”。生于1447年,卒于1516年。从小聪颖过人,于明天顺八年中进士,当时年仅17岁。他以渊博的才学、机谨的处世,在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为官,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担任宰相实务长达15年。
[专家点评] 清十八世纪 白玉天鸡方胜形尊 [专家点评]清十八世纪白玉天鸡方胜形尊这件清代天鸡方胜形尊,高12厘米,玉料白色。天鸡呈卧状,昂首直视,背负一对方觚,双连呈方胜形。浮雕双翅微展,紧抱双瓶,双足为底,尾似如意。造型生动活泼,古朴典雅。两个菱形压角相叠为方胜形是传统寓意纹样。“胜”原为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式,尚有华胜、织胜、萝胜、春胜、方胜、人胜、叠胜等。
[专家点评] 元 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 [专家点评]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另面)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另面)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另面)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细部)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细部)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足)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盖)这件元代影青釉刻花盖罐,高12.5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5.6厘米。通体施青白釉,仅圈足内无釉。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六扇隔扇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六扇隔扇这件隔扇,宽320厘米,上下环板透雕花鸟、瑞兽纹,图案生动传神。隔扇上部透空以糊绢帛,隔扇下部裙板为攒斗做的十字相云纹构件,工艺极为复杂。传世的隔扇虽多,但用黄花梨...,且年代早至明代,工艺如此考究,式样如此精美的极为罕见。
[专家点评] 8~9世纪 鎏金铜天王立像 [专家点评]8~9世纪鎏金铜天王立像此天王俑高68厘米,为镇墓俑,是随葬明器。俑发为火焰状,面容威严,身穿铠甲,腰束飘带。右臂弯曲上举,左臂弯曲,立掌于身前,两足各踩一小鬼。天王装饰华丽,反映了唐代高超精湛的铸造工艺水平。此天王俑为陕西省宝鸡市征集,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专家点评] 商 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 [专家点评]商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商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另面)这件鼎通高44.5厘米,重13.1千克。鼎腹由三组兽面纹相连而成。兽面纹兽面纹高扉棱鼻,乳丁突出,体展,尾上卷。虎耳虎足青铜鼎一改鼎足或圆柱、或圆锥状的常形,采用了独特的扁足,表现为稍有变形的虎。耳上双虎形象写实,与虎足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