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中期 紫檀禅椅(一对) [专家点评]清中期紫檀禅椅(一对)这对禅椅高84厘米,宽67厘米,深60厘米。椅面宽大,直靠背,可盘膝而座,故称“禅椅”。紫檀家具多尚雕饰,此椅造型简练,装饰无华,强调空间比例的深纵宽拓,以合禅家之肃默、空灵。禅椅存世稀少,紫檀之制,此为仅见,十分难得。
[专家点评] 商 提梁方腹卣 [专家点评]商提梁方腹卣这件提梁方腹卣通高28厘米,重2.3千克,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这件器物器形别致,上圆颈,中方腹,下圈足。两侧肩钮连系扁平半环形提梁。腹立面横置长方形,截面正方,方形空槽穿通各面中央,水平面呈“十”形。蛇尾勾于提梁的环系。方卣不仅纹饰纤细精美,而且器形特别,功能新奇。盛酒之卣坐于热水之中,腹的槽孔扩大了冷酒与热水接触的面积,酒温提高加速。它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专用水热温酒器。
[专家点评] 清乾隆 青玉英雄合卺杯 [专家点评]清乾隆青玉英雄合卺杯这件清乾隆青玉英雄合卺杯,青玉质地,体呈圆形,双筒相连式。立体圆雕,双蟠龙顶盖,双蟠龙肢体相缠,两筒中间镂雕鹰踏熊首,两翅展开各黏杯壁,鹰、熊尾与如意纹杯柄相连。器体浮雕纹饰,杯口外沿阴刻回纹,上部为糓纹,中部为勾云纹,下部为仰雕蝉纹。合卺杯在明代已经流行,到清代承明代样式,工艺更加精细。古人称大婚为合卺,合卺杯可用作婚礼中的酒器,为仿商、战国纹样为标准器。
[专家点评] 金 介休窑白釉剔莲花枕 [专家点评]金介休窑白釉剔莲花枕金介休窑白釉剔莲花枕(细部)金介休窑白釉剔莲花枕(底足)这件金代介休窑白釉剔莲花枕,平底、腰型、直沿,通体施白釉。枕面采用剔花工艺饰牡丹纹,富有立体感,装饰性强。宋、金、元三代,北方磁州窑系不少窑口都生产这类器物,说明是当时社会生活所使用的必需品。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 [专家点评]清乾隆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这件乾隆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碧玉,粗高圆筒形,壁厚,圆口,口沿刻乾隆御题樊桐仙侣诗:“樊桐昆峤原一脉,流入和田产玉精。试问相咨定谁氏?西梁北容述仙情。乾隆乙卯夏御题。”器外壁以深雕、透琢和阴刻等技法琢饰樊桐仙境。
[专家点评] 五代 耀州窑黑釉执壶 [专家点评]五代耀州窑黑釉执壶五代耀州窑釉执壶(细部)五代耀州窑釉执壶(另面)五代耀州窑釉执壶(底足)这件耀州窑执壶直口、丰肩、圈足,通体施黑釉,釉色发灰,有分散的白色钙斑。五代北宋时,南方窑口和北方窑口在...执壶的时候,其地域文化特征在...工艺上留下了明显的特征:北方的壶流,采用拇指顶压法...,而南方的壶流则采用三指顺捋的方式...,非常有特点,是鉴定的标准之一。
[专家点评] 清 汪节庵制西湖十景图诗墨 [专家点评]清汪节庵制西湖十景图诗墨此为汪节庵制的西湖十景图诗墨。这组西湖十景图诗墨,最长者9.1厘米,最小为4厘米,大大小小,边角曲曲弯弯,加之每锭色彩不同,看去颇有变化而不失工致。汪节庵,名宣礼,字蓉坞,歙县人。汪节庵与汪近圣、曹素功一样,善制成套的集锦墨。他亲自监制出许多传世佳作,如“潇湘风景图”、“黄山图”、“西湖十景图诗”等。当曹素功迁居苏州经营后,汪节庵便成为徽州原地制墨业翘楚。
[专家点评] 清林纾 北斗洞图轴 [专家点评]清林纾北斗洞图轴此图为清林纾的“北斗洞”图轴。纵91.5厘米,横48厘米。此幅是画家晚年的记游之作。枯笔披麻,浅绛敷青,还用平涂法染天空,似吸收了西洋画法,颇富形式感的山石结体又似董其昌。读画复读其题记,仿佛体会到画家意欲追求一种不急不躁的秩序感。
[专家点评] 明祝允明 行书卷(1) [专家点评]明祝允明行书卷行书卷行书卷行书卷行书卷(款印)此为祝允明的“行书卷”。他下笔果敢苍劲、运笔豪放狂纵、行笔沉着痛快,书势恣意纵横而法度严谨,通篇墨气淋漓、一气呵成。可见他书写时是充满...的。祝允明,字希哲。因多生一指,自号枝指山人、枝山等,故人称祝枝山。1460年出生于官宦之家,卒于1526年。史称他“五岁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犀角雕螭龙纹杯 [专家点评]清乾隆犀角雕螭龙纹杯清乾隆犀角雕螭龙纹杯(另面)此犀角杯口径13.6厘米,仿青铜器造型,大口沿,一侧翻卷成流,口沿内外及圆足饰回纹边饰一周,杯身满雕仿青铜器纹,耳部雕一条大螭龙携一条小螭龙爬于杯口之上,线条流畅,刻工精细,秀丽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