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

杨天石:中山舰事件的发生是“偶然中的必然”

在搜集各方资料、反复研究之后,杨天石提出了他关于中山舰事件的一个基本观点,他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杨天石认为,要揭开中山舰事件之谜,就必须查清中山舰调动经过。中山舰事件发生前,广州孙文主义学会分子异常活跃。杨天石对“中山舰事件”的论证为:“偶然中的必然”,就蒋介石误信伍朝枢、欧阳钟等人的谣言来说,“中山舰事件”有其偶然性。

中山舰事件真相 中山舰事件始末

所以,“中山舰事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究竟“中山舰事件”的始末和真相如何呢?事实上,“中山舰事件”发生前早有征兆。将事态化解到最小程度后,布勃诺夫对事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上海的报纸很快也作了报道。1943年春,周恩来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央对“中山舰事件”的处理,

1943年宋子 ... 了什么 让蒋介石当众怒 ... “滚蛋”

1943年宋子...了什么让蒋介石当众摔破饭碗,怒命其“滚蛋”?1943年9月,宋子文鉴于英美联军对日攻势渐趋积极,认为有调整与英美军事关系的必要。10月16日,萨默维尔将蒋介石要求召回史迪威一事告知蒙巴顿,蒙巴顿强烈反对。17日下午,蒋介石再次与萨默维尔谈话。10月18日一早,蒋介石召宋子文谈话,告以对史迪威的去留政策,应加变更,并告以昨晚史迪威已经表示悔过。

张灵甫死后他老上司王耀武为何编造了张的两封遗书

先是在安徽滁县为张灵甫等举行追悼大会,后又在南京玄武湖立碑纪念。实际上遗书是张的老上司、原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精心编造的,连蒋介石也被蒙在鼓里。王耀武面询作战经过后,召集副参谋长罗幸理、第一处处长吴鸢、第四兵站副总监郑雍若、秘书主任钟晓林等商议,决定为张灵甫写两封遗书,一致蒋介石,一致其妻。王耀武之所以编造这两封遗书,是为自己和张灵甫脸上贴金,捞取政治资本。

兰台说史·蒋介石敛财有术 为何还是败退台湾省

事实上,自从蒋介石建立政权以来,民国...的财政就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大趋势中,1936年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一.蒋介石敛财三板斧:税收改革、公债救急、法币抽底>国民...的税收主要由关税、盐税、统税三种税收组成,这三税也是南京...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10年中,三税连续翻番,共增加了25倍。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通货恶性膨胀、物价狂涨与巨额财

中原大战时 ... 决定做何事 蒋介石悬赏50万元欲破坏

如果成功,可获蒋介石悬赏的现金50万元。1929年12月,中央正式决定由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组成特别小组,并归中央特科直接领导。1930年5月,中国各派军阀掀起中原大战,蒋介石抽调军队忙于应对,后方比较空虚。...中央决定趁此机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扩大红军,发展苏区,夺取新的胜利。他立即把熊式辉交代的事项向组织报告。由于设计周到,布置严谨,这次大会开得极为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蒋介石麾下将领中号称西北王和中原王的分别是谁

虽然蒋介石的军事才能不怎么的,但是他麾下将领中确实有一些能打的将领,像典型的白崇禧,王耀武,薛岳,孙立人等等一大批名将,同时也有个别将领担任地方军事主官拥兵几十万。>那么在蒋介石麾下将领中,有两位曾经都是手握几十万大军,号称西北王,中原王的分别都是谁?此时的汤恩伯拥兵5个集团军,近40万人。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原王。

唐绍仪在上海与日方谈了什么 让蒋介石下令对其暗 ...

唐绍仪留在上海跟日本人谈了什么让蒋介石下令军统斧劈暗...?唐绍仪答应了蒋介石的要求,从事与日本当局有关人士接洽谋和的工作,但因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出面调停中日战争而作罢。鉴于唐绍仪在当时中国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影响,重庆...密切关注他的动向。在会谈中,唐绍仪的女婿岑德广与日方具体商讨了“合作”问题。岑德广在上海与日方的来往与秘密谈判,不久即为...军统上海区人员侦察到了。

北伐军第四军命运如何 北伐军各军后来怎样了

本文将为读者盘点北伐军8个军团后来的命运。孙陈反目后,粤军第一师发生分裂,大部分官兵支持孙中山。此后第四军扩编为第四和第十一军两军,分别以张发奎和陈明枢为军长。第四军至此分裂成张发奎、陈明枢、李济深与红四军四部分。第七军几乎参加了北伐中的所有硬仗,以高达四分之一的伤亡,取得了歼敌俘敌十三万的骄人战绩,一跃成为压倒铁军第四军的钢七军。

他因能亲自带队冲锋成为蒋介石真正信任的杂牌军将领

>其次,黄百韬的军事能力不差,是极少数能做到亲自带队冲锋的...军将领,对...仅有的几场胜仗之一就是黄百韬打得。最后,在被蒋介石收编前,黄百韬是北洋军阀张宗昌的部下。因为没有地盘和后台的黄百韬基本没有威胁,所以才能得到蒋介石的信任。而其他杂牌军将领得不到蒋介石信任的原因之一就是蒋介石担心这些有地盘和势力的军阀会威胁他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