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与战后东亚国际秩序:影响及后果 冷战与战后东亚国际秩序:影响及后果 本文的目的是从较长时段的历史中观察冷战时代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兴起、演变及其对当今地区和全球政治的影响。本文认为冷战时代的东亚秩序经历过一次巨大的变革,即从美苏同盟对抗与冲突为中心,逐步转向全面抵抗苏联向东亚扩张与东亚地区出现市场导向...
抗战时期日本对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入侵与垄断 日本...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战时海运政策,推动实行战时海运体制,对海运业进行改造并直接对东亚和中国沿海内河的轮船航运业进行统制,以达"独占"目的。这对于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和抗日战争史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1942年3月25日,日本...公布"战时海运管理令",并同日实行,进一步强化了对海运业的国家统制。
(1938年)日本近卫内阁首次对华声明 日本近卫内阁首次对华声明在攻陷南京后,帝国...为了仍然给中国国民...以最后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现在。现在,帝国对东亚和平的责任日益加重。虽有发布宣战布告的流传,但帝国对无辜的中国民众并不敌视。特别是对各盟国的一贯厚谊,深表满意。换言之,日本直率地希望中国进而同满洲国建立完全正常的外交关系。日本认为,根据日德意防共协定的精神,签订日华防共协定一事,实为调整日华邦交之急务。
中国和日本历史上首次军事对抗,由此确立了大唐在东亚的地位 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百济因受到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想借日本之力进行对抗。百济由此成为日本的朝贡国。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同年九十月间,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并要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五六月间,百济君臣之间发生严重内讧,实力锐减。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商讨对策。
抗战时期“近卫声明”的来龙去脉 国内学术界尚未对这三次近卫声明的来龙去脉做出完整的论述,本文拟做一尝试。可见陶德曼调停失败对日本以战迫和的侵华战略打击很大。这就是第一次近卫声明发表的背景。御前会议决定和第一次近卫声明显示,日本选择的正是第三条道路。为了分裂重庆政权,“另立中央”的政治谋略通过第一次近卫声明亮了出来。希特勒于2月20日在国会宣布,将要承认“满洲国”、放弃援华政策。
日本如何克服“甲午史观” 日本如何克服“甲午史观” 甲午之鉴:专家解析甲午战争 导读: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 *** 了日本走向...
东亚文明史——上古传说之神农氏 神农 神农(Shennong,公元前3245年 — 公元前3080年),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历山(今湖北随州市境内),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神农,又称神农氏,中国上古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
最早的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从哪里来,一直争论不休,各说各里。不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认为人类从非洲来。DAN说和迁徒足迹两样都证明了人类从非洲来。人类的发源地和文明的发源地并不是一个道理,中国华夏文明,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等都是当时当地的人的文化文明,和人类没关系。 现代人...
东亚海上霸主郑氏集团:三次准备出兵征服菲律宾 东南海商、海盗的殖民开拓性质 17世纪左右,欧洲社会正在孕育着近代文明世界的催生,以航海贸易和在世界各地经营殖民地为特征的世界性经济交流刚刚拉开帷幕,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先后在世界海洋上纵横捭阖进行冒险征服。当欧洲人在世界无序状态和丛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