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情

中国密码破译天才,2份情报轰动世界,引导美国人打死山本五十六

在战争年代,如果说战场上的军备较量是决一胜负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战斗打响前的「”情报战”,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中国古语有云:帅者,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恰恰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说得明明白白。因为于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电力、内燃机象征着电气化时代的来临,在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电磁学等科技领域,都有着超乎寻常的重大突破。而电报和...

抗战中,为什么中国士兵身上都带有两颗手榴弹而日军却没有?

笔者在整理一组抗战老照片,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抗战中,中国士兵身上无一例外地都带有两颗手榴弹,而同一时期的日军却几乎没有。第二个原因是:手榴弹很容易训练,中国士兵大多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只要老兵讲解2个小时,基本上新兵人人都会使手榴弹了。中国士兵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每个人带的两颗手榴弹捆绑起来,做成集束炸弹去炸日军的坦克;我们翻看中国军队的历次战斗,几乎都有这样的记载。

抗战中,美国曾妄图夺取中国军队控制权,直接为美国利益服务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并不是美国人说的,但观美国...在长达14年的中国抗战期间所作所为,却是把这句话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1931年10月,美国总统胡佛公开发表讲话,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日本为保卫日侨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对满洲的进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不能提出异议的。”1932年1月8日,美国...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

让我军防空导弹跨越提升20年 S-300PMU系列防空系统在中国的故事

说起我军防空导弹的源头,就要从S-75「”德维纳河”说起。S-75又称SA-2,早在1958年11月,我军就引进了五套S-75「”德维纳河”地空导弹系统,不仅在1959年10月7日击落RB-57D型高空侦察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防空导弹首次击落飞机的战绩,它和国产型红旗-2在国土防空作战中还先后击落了5架U-2高空侦察机和1架米格-21R战术侦察机,战果辉煌。S-75「”德维纳河”无奈风流总被雨打风

中国上空的红色利斧——抗日战争时期的图波列夫SB轰炸机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开始了代号为「”Z”的...行动。1937年9月17日,10架SB战机最先离开莫斯科,紧接着,在24日和27日两天分别有16架和5架战机驶离莫斯科,共计一个轰炸中队,31架飞机。其中的大部分飞行员由位于莫斯科的苏军第一特种部队精心挑选。它配备有22个SB机组,5个TB-3机组和7个DB-3机组。不畏险阻进入中国苏联的这场远征最早由基达里夫斯基和马钦指挥,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