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僧是谁?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四位画家的简介 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因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后为僧。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书画巨匠>髡残,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髡残是一位能诗书,善绘画的多面手。
潘天寿: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潘天寿,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早期习画>1897年,生于浙江宁海县冠庄村。同时兼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等校授课教师。10月17日到22日,"白社"第二届画展在中央大学礼堂举行。>1963年元旦,"潘天寿画展"由上海美协、中国画院主办,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在潘天寿主持下,学生马进良(敬良)等协助,美院正式成立书法篆刻科。4月,重病中被押往工厂劳动。由于心力衰竭引起昏迷,送医院抢救,此后即卧床不起。
中国绘画史的“地域研究”意识 二、中国古代绘画史地域性研究的提出:一个被忽略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视角从以往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成果看,更多的是只注重史的纵向发展,而不注意其空间组合规律;更多只注重编年,而不注意系地;缺乏系统地地域性或地域风格的横向对比基础上的纵向分析。
马之不同——徐悲鸿、黄胄、老甲画马之比较 马之不同——徐悲鸿、黄胄、老甲画马之比较中国绘画史中的马,成熟且有特色者,要追溯到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应该说,徐悲鸿画马是中国绘画史的一个里程碑,是唐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此后画马几乎都学徐悲鸿,像尹瘦石、刘勃舒等等。徐悲鸿与黄胄受徐悲鸿影响的画家,黄胄最突出。黄胄和徐悲鸿不同的地方,是他采用速写笔法,但论成就赶不上徐悲鸿。徐悲鸿的马有一种古君子的风度,看上去非常高雅。
中国画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中国画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没有中国画这个名词。人们为了区别于西洋绘画,便把传统的中国绘画叫作中国画,简称“国画”。中国历代绘画史家,无不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中国里发掘”,去写好自己的绘画史。为继承与发扬中国画的优秀传统,系统地研究中国画艺术专史,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画艺术专史丛书》正是按照今天认定的三大科来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