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洪钧简介 洪钧故居在哪里

洪钧洪钧是我国清朝末年著名外交家,曾经是清朝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他因此身份得西方的资料证补《元史》,撰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古人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痕迹有史可考,而洪钧留下的故居在哪里呢?洪钧简介>洪钧清末外交家。>洪钧故居在哪里>位于悬桥巷27号的故居桂荫堂为洪钧出仕后所建。桂荫堂是一处苏州古城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清末苏州状元故居。

溥仪登位的“不祥之兆”

据说,溥仪当皇帝前夕,曾出现过许多“不祥之兆”,以后竟应验了。慈禧命人取来一串糖葫芦来,亲自往溥仪的手里塞,溥仪却一把夺过来丢到地上,仍哭闹不休。这个景象居然引起了溥仪的注意,他破涕为笑,高声嚷嚷道:“走马灯!走马灯!”>从第二天起,溥仪入宫后所有不祥之兆,似乎也在快马加鞭的逐项应验。12月1日,溥仪登基为宣统皇帝。溥仪仍哭个不停,大典只好草草收场。后人说此时已有预兆,溥仪的皇位不会久长。

梁鼎芬宽容太太的私奔

梁鼎芬,字星海,清末有名的“清议”之士。他躯体肥胖,却虚有其表,太太跑到江西省与文芸阁同居。这位文芸阁本是梁鼎芬的知交,粱夫人龚氏素相熟识,大概梁自愧不如,对不起太太,所以龚氏跑到文芸阁那儿去,他也未大发雷霆,听之任之而已。>梁鼎芬也很知趣,知道太太要来,便事先预备一张银票放在怀里,等太太轿到,便公服出迎。梁随即把银票压在茶碗下,端茶送客时,太太使将银票会心地收下,老爷便也恭送如仪。

李鸿章出洋相

李鸿章是清末大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在国内权倾朝野,也出国访问过多次。蒙在鼓里的李鸿章此时才明白过来。李鸿章误以为是上了一道汤,便端起来喝了下去,在座的客人们惊呆了,都用吃惊而又鄙夷的眼光瞧着他,他却茫然不知。主持宴会的主人为了不使李鸿章难堪,于是也跟着他把洗手水端起来,并示意其他客人一并喝下去。宴会之后,李鸿章喝洗手水的笑话便流传开了。

“泥人张”戏弄李中堂

张明山被摆弄了一阵,学好参见贵人的礼仪之后,才领去见李鸿章的老娘。张明山说,这是中堂老太太的像,拿回去要加工细作,保准满意,三日后送来。>张明山说:“谢中堂!不过,5两可不行,得20两。”>顿时,围上许多人来看中堂老娘的像。

梁启超辜负少女的心

相处日久,何小姐为梁启超的英雄气概与横溢才华所倾倒,梁启超亦为何小姐的年轻貌美与学识所倾倒,两心相许,本应是一个浪漫的结果。梁启超为何小姐的真情所感动,遂写成二十首情诗,以表达他对何小姐的情意。1913年梁启超做司法总长时,何女士赶到北京,梁于总长客厅招待了她,何以梁有妻室且主张一妻一夫制,遂怏怏而返。但这时的梁启超已属晚年,无昔日之浪漫,不愿多加麻烦,婉言辞谢了。

袁世凯与癞蛤蟆

袁世凯有午睡的习惯,每天总睡两个小时,并有召姬妾侍寝的爱好。有一天,书童象往常一样送茶进去,突然眼睛一花,好象看见一只极大的癞蛤蟆躺在床上,不觉吃了一惊,手一松,盛茶的玉杯便摔破了。虽然袁世凯尚熟睡未醒,小书童却吓得手足无措。他求救于老仆想个办法,老仆便编排了一篇鬼话,叫小书童如此行事,定会太平无事。>袁世凯...道:“快说,快说!看你编排什么鬼话来骗我。”

易顺鼎争革命首功

易顺鼎,字实甫,清末民初文坛一大怪杰,湖南龙阳(汉寿)人,曾有神童之称。他在清末时官运不通,颇有怀才不遇之感,曾自撰《呜呼顺鼎》一书,刊于京师,遍赠亲友。辛亥革命后,易顺鼎侨居上海,一天酒醉后,纵谈革命,自称为革命首功者。在座者听后,均感愕然,易顺鼎却慢吞吞地说道:“我从取名以来,便以革命为志向了。你们看,易顺鼎三字,就是指易顺治皇帝之鼎也!”

致孙眉电——孙中山

孙中山>孙中山,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本篇是孙中山就他胞兄被推举为都督一事,致电劝他不要接受。>致孙眉电>>>孙寿屏大哥鉴:粤中有人议举兄为都督,弟以为政治非兄所熟习。兄质直过人,一人政界,将有相欺以其方者。未登舞台,则众人属望,稍有失策,怨亦随生。为大局计,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当此大任。且闻有欲用强力胁迫他人以举兄者,以此造因,必无良果,尤不可不避也。

有一种抗日叫做“逼蒋抗日”?蒋介石的“被动”抗日史

有一种抗日叫做“逼蒋抗日”,这句话现在读起来真是感觉说得太到位了。东北军在不许抵抗的命令下未能有效还击,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人。这是蒋介石第一次“被逼抗日”。而在这之间,蒋介石还有几次想重走回头路,继续“排共”“防共”“限共”,甚至想干脆放弃抗日,重打内战。蒋介石在连续丢了南京、上海和武汉等大城市后,已经对抗日前途产生了悲观思想。这算是老蒋第三次“被逼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