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今日人物】8月16日,邓子恢、杜月笙,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生]123年前,1896年8月16日:data-filtered="filtered"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出生于福建。邓子恢同志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被誉为党内的农业、农村工作专家。杜月笙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杜月笙,名镛,号月笙,原名杜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富传奇性的人物。瓦克斯曼的这些发现为以后出现大量的抗菌素药物打开了大门。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孔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

战史 |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125年前的今天,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1894年,日本以...问题为借口向清...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为特派全权大使,到中国谈判...问题。1880年起,日本全力扩充军力,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到7月17日,日朝谈判也宣告破裂。

【今日历史】7月30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等在日本发起同盟会114年前,1905年7月30日,同盟会筹备会议召开。1932年7月30日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87年前,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也是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唯一参加比赛的是短跑选手刘长春。1937年7月30日日军攻入天津,平津沦陷82年前,1937年7月30日,日军从大沽口增兵天津。

档案 |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对日抗战的《庐山声明》

82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17日,中华民国国民...军事...会...蒋中正在庐山发表对日抗战的《庐山声明》。此声明表示了“第二次中日战争”全面开战。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随后的7月17日,时任中国实际的领导人,国民...行政院院长兼军事...会...蒋中正随后于7月17日,在江西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蒋中正发表对日军挑衅的退让底线。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

【今日历史】7月14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16年7月14日军务院撤销,护国战争结束103年前,1916年7月14日,军务院由抚军长唐继尧领衔通电,宣布撤销。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成立130年前,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有22个国家393名代表出席,宣告第二国际诞生。1931年7月14日经济危机使德国多家银行倒闭88年前,1931年7月14日。

【今日历史】7月6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38年7月6日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召开81年前,1938年7月6日至15日,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在武汉举行,到会代表149人。该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785年7月6日美元被选为美国的法定货币234年前,1785年7月6日美元被选为美国的法定货币,又称美圆、美金,是美国的官方货币。1900年7月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大举入侵中国东北119年前,1900年7月6日,沙皇

邓世昌、林则徐、郑成功、戚继光,四大民族英雄后代今何在

邓世昌誓死抗日,林则徐虎门销烟,郑成功...省,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邓世昌大儿子承袭父职继续供职于广东水师。小儿子邓浩乾曾供职于民国海军部。据至今健在的邓世昌后人中辈分最高的邓权民介绍,他也毕业于黄埔军校,并在毕业后和他的四个兄妹投入抗战。

开国上将陈伯钧:被 ... 誉为红军“干才”的传奇人物

陈伯钧当时是受“左”倾路线迫害降职之后步入...的。陈伯钧不计个人荣辱,率领红十三师六千官兵连续打了十余场胜仗,被中革...命名为红军主力“坚师”。(二)...路上,陈伯钧为维护红军三大主力的团结做了大量工作。后经再三交涉,陈伯钧才被分配到红军大学当主任教员。读过陈伯钧在...中的日记的同志,一定对此感悟颇多。

【今日历史】7月19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由于部分遗骸有待确认,事故遇难者总数仍需进一步核实。2016年7月19日台湾省游览车起火致辽宁旅行团24人死亡3年前,2016年7月19日,台湾省二号公路发生重大火烧车意外,事故造成包含司机1人、导游1人、大陆乘客24人共26人死亡。1920年7月19日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99年前,1920年7月19日至8月7日,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

1911年盛宣怀逃亡美国大使馆:从急先锋到替罪羊

data-filtered="filtered"盛宣怀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但在该报向美国使馆查证时,使馆参赞爱德华对此予以否认。报告说,盛宣怀得知了资政院的动向后,立即寻求美国使馆的帮助,美国使馆又通告了英国使馆,于是决心采取四国联合行动。在美国使馆,盛宣怀向各国公使表示,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极为担心,希望经由天津前往上海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