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今日人物】5月17日,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生]72年前,1947年5月17日:data-filtered="filtered"民主建港联盟前主席曾钰成出生于广东。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的路线,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经过革命及全民公投后,霍梅尼成为了国家最高领袖,最高领袖是宪法所创造的一个职位,是国家政治和宗教上的最高职位。罗伯特·科赫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罗伯特·科赫,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康国雄:我那个“蒋介石的干儿子”的罪名是怎么来的?

人们都知道那是冲着蒋...来的。这就是我和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后来,蒋介石来汪山叫上我陪他散步,几乎成为惯例。我就把那个宪兵威胁我的事说了。父亲一直不愿参政,因为蒋介石的指定,他才出于无奈连任了两届。后来在1951年,我离开重庆时,为了我的安全,母亲硬要我把它撕毁了——因为那时蒋介石已被称为“蒋匪”、“人民公敌”。我说是...约我来的。

【今日历史】5月15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57年5月1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京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62年前,1957年5月15日至2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京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871年5月15日德国颁布第175条,开始了德国迫害同性恋者的历史148年前,1871年5月15日,德国颁布第175条,开始了德国迫害同性恋者的历史。1932年5月15日日本海军少壮派法西斯军官发动五一五政变87年前,193

国耻 |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104年前的今天,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接受日本...最后通牒,承认耻辱的“二十一条”。全国教育联合会将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因失去列强支持,又在日本...支持帝制的利诱下,袁世凯同意接受“二十一条”。25日,中方代表陆征祥和日方代表日置益在北京签订了“中日条约”和换文。5月13日,汉口日侨准备举行提灯会,庆祝日本所取得的“外交胜利”。

【今日历史】5月1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今天是国际劳动节一、国内大事记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246年前,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61年前,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1963年5月1日我国第一艘远洋货轮“跃进号”沉没56年前,1963年5月1日中午,“跃进号”触礁沉没在苏岩礁。9日,邓亚萍和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当选为本届世乒赛的最佳运动员。

【今日历史】4月24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25年4月24日莽原社成立于北京94年前,1925年4月24日,莽原社成立于北京。至22日,全部攻占太原外围据点,24日攻破太原城桓。1999年4月24日中国企业联合会组建20年前,1999年4月24日上午,纪念中国企业管理协会成立20周年暨更名组建中国企业联合会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3年4月24日全国

【今日历史】4月18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80年4月18日我国与津巴布韦建立外交关系39年前,1980年4月18日,中国人民和津巴布韦人民在长期斗争中互相同情和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立德轰炸机编队首次空袭东京77年前,1942年4月18日,美国空军的杜立德将军与他的同僚们驾机对日本首都东京和其他城市发动了一次闪电式的空袭。

朱汉民:为什么“成事”必先“立志”

data-filtered="filtered"朱汉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系先贤王阳明所说。该学规共有四条,其中第一条便是“立志”。在他看来,无论是圣贤豪杰,还是百工技艺,人人都有成就事业的可能,但是首先必须立志。我们想要做成事业,必须要有动力,而通过立志确立的目标,则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左宗棠在青年时代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不为名儒,即为名将”的志向。

民国时期的三大“替父报仇”案:孙传芳、张宗昌、徐树铮命丧黄泉!

民国时期发生了几起“替父报仇”的军阀刺...案,都曾轰动一时。时任山东军务帮办的施从滨中将,在率部与北犯的孙传芳交战时,因孤军深入,在皖北固镇兵败被俘。施剑翘“为父报仇”的故事为人称道,流传甚广,她也被誉为“奇女子”、“侠女”、“烈女”等称号。1918年,徐树铮以《惩治盗匪法》为由,不经审判,将同为北洋袍泽的陆建章就地正法。也了仇恨的种子已埋下,徐树铮的下场可想而知。

档案 |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爆发

108年前的今天,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半,黄兴率领革命党先锋队160多人在广州举行起义。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议,决定广州起义。因消息走漏,遂改订作战计划。1911年4月27日,分四路突击,黄兴率敢死队130人进攻两广总署、督练公所等处。奋战一昼夜,伤亡过重,被清军击败。后仅收敛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郊红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亦称“黄花岗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