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势入侵,张謇艰难筹股实业救国,惨遭破产但仍是英雄 1895年,日本趁中国伤痕累累之际,向中国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之下,42岁的张謇选择了实业。但是张謇毫不动摇,一心就要创造实业。张謇也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拟定了一份集股章程,向整个社会公开筹股,并且将每年的收益都给大家算得明明白白。就这样,张謇踏上了上海、海门等地的股份认购之旅。
晚清珍贵旧照:第一张溥仪与美貌母亲的合影,慈禧回銮场面壮观 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母瓜尔佳·幼兰是满洲正旗人,军机大臣的掌上明珠,当时慈禧太后因要更好拉拢荣禄,将其女儿幼兰收为养女,后来慈禧强行将养女嫁给载沣,幸运的是,二人婚后过得颇为幸福美满,七年时间先后育有五个孩子,可见其地位。1902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亡后回京的老照片,回銮场面看起来非常的壮观,这张照片极具历史意义,也可以看出清王朝的气数已尽,但是当权人慈禧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些,只为了回归时的荣耀。
1852年,一个清军小兵放了一炮,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走向失败! 晚清时期,洪秀全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势如破竹,几乎占领了近一半的国土。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一个小兵放了一炮,打破了太平军高层的内部平衡。9月11日,在长沙城郊的石马铺,太平军和长沙清军展开第一次血战,熟料清军总兵福成、副将尹培立、参将撒保等两千余人被歼灭,太平军直逼南门和小西门。有个清军小兵注意到了他,于是便向他开了一炮。正是这一炮,直中萧朝贵的胸膛。
晚清「 ”四大名臣”里,最能贪的李鸿章,到底贪了多少钱? 晚清四大名臣,通常指的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四人。这四位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时至今日仍是无人不知。要问他们之中谁最厉害、谁对近代中国的贡献最大,肯定是众说纷纭。但是如果问谁最擅长聚敛财产、谁最富有,那么一定是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的李鸿章李大人了。这从他留给子孙的家产可见一斑。
晚 ... 实旧照:车夫用独轮车推两个妇女,晚清时期街上的杂耍人员 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躺在床上,女子正在吸食...,...!...对这些人的荼毒太大了。这个男人头夹子在梯子上,但是还笑着,应该是坦然的接受死亡。图晚清时期街上的杂耍人员,一位成年人站在小孩子的背上!
晚清公认最漂亮的女子,经常跟慈禧合影,可惜丈夫短命守寡一生 不过,慈禧身边也是有一位丽人的,而且她还和慈禧缘分颇深。四格格长得漂亮,又会处理人际关系,深受慈禧的宠爱。慈禧经常将她接进宫陪着自己玩耍,还喜欢照相的时候带着她,可见对她有多宠爱。四格格到了婚配的年龄之后,慈禧亲自给她挑起了夫婿,看了很多男子,慈禧总有不满意的地方,认为他们都配不上四格格。
晚清第一硬汉左宗棠的遗言:临死不忘国恨家仇 1885年9月5日凌晨,被称为「”晚清第一硬汉”的左宗棠,在福建福州病故,享年73岁。左宗棠为官30多年,清廉自持,死后无余财,屋内仅有一帷帐而已。左宗棠的出现,有如晚清政坛的一律清风。《清史稿》夸他:「”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左宗棠爱民如子,一向以民为本,在担任封疆大吏时总是强调「”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矣,国必与焉”。《清史稿》又夸他:「”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更重要的是,左
清朝两次被攻破都城 为什么坚决不肯迁移都城 清朝立国296年,两次被外敌攻破都城。第一次是在1860年,第二次...战争时期,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攻克了天津,在八里桥击败清朝最后一支精锐骑兵后,长驱直入攻陷了北京。咸丰皇帝被迫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第二次是在1900年,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2万余人仍然从天津进犯北京,在轻轻松松击败清军和义和团后,在广渠门打开缺口,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被迫带着光绪皇帝逃往陕西西安。
李鸿章墓被挖,发现两块30斤重的「 ”金砖”,连连摇头 说他是中国近一百年争议最大的一个人物也不为过。有人恨他,是因为他签订的那些条约,将当时的中国逐渐送进了火坑。这些措施尽管最后没能挽救国家,但其影响深远。1901年,李鸿章做完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件事,之后回到家中。几十年后,当地要在合肥郊区这一片土地上建工厂,却被李鸿章的墓地阻碍。以李鸿章的身份,为何他的墓穴如此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