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黄埔一期「 ”又文又武”李默庵,无颜见 ... ,86岁才回国

设立这一职务,是借鉴苏联红军的做法。苏联红军率先建立了一种党与军合二为一的独特体制。黄埔军校作为样板,率先在培养新式革命军人上作探索实践。所以,孙中山先生十分器重苏俄推荐的周恩来,请年仅26岁的他担任要职,主抓学员的思想工作。

名人就是架子大,梁漱溟之父三次求见梁启超,竟都被拒之门外

张之洞惊为神物,遂向店主问价。经讨价还价,最后以二千两银子成交。之后,张之洞将瓮运到湖北,命人将瓮上古文字拓印数百张,分赠幕僚研究。怠慢梁父梁漱溟之父梁济还只是京城里一个普通官员时,因为多年来一直十分敬慕梁启超,曾数次写信给梁启超,请求一见,奈何人微言轻,梁启超没有回应。后来,梁济把这件事写入他的《伏卵录》中,梁漱溟在编辑《桂林梁先生遗书》时,就将《伏卵录》先行送给梁启超看。

抗战中的虞洽卿,抗日战争中保持气节,得到蒋介石接见

1905年12月,虞洽卿为了中国人的权益,作为代表与租界当局据理力争,最终迫使租界当局让步。一二八战事期间,上海市民纷纷逃难,虞洽卿牵头成立了旅沪各乡团体联合会,号召各界人士联合对日。虞洽卿筹款25万元,将它们用于伤兵。以中国军队的失利告终。临走前,他特意来到家乡与乡亲们告别,前往香港,又于1941年4月12日经飞抵重庆,受到蒋介石宴请。为躲避日机轰炸,车队昼伏夜行,可谓历尽艰险。死前,他捐赠黄金千两支持抗战。

背叛「 ”太平天国”私自出走,被凌迟处死的他,为何被多人奉为英雄

背叛「”太平天国”私自出走,被凌迟处死的他,为何被多人奉为英雄一提到英雄这个词可能有的人会想到动漫里的超人或者是在历史上那些特别有名的大将军,又或者是那些为国捐躯的人比如谭嗣同,有的人一生可能都默默无闻但是就在为国捐躯国军去的那时刻才让人们认识到他的伟大,知道他们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今天小编要跟大家介绍的是一位英雄人物,在国难之际他一面反对抵抗外国势力,一面推翻本国封建政权,最终却在33岁的时候被

伊藤博文不看好洋务运动,李鸿章:日本没文化根基,结果甲午惨败

...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让泱泱中华看到了自己的落后,明白了什么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1861年开始,在奕、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主导下,清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在工业、...现代化方面向西方学习。巧的是,7年之后的1868年,日本也开始了明治维新。中日两国都是东方国家,在文化上趋同,当时又同受西方列强欺凌,因此双方当时是「”同病相怜”。因为这个原因,双方的交流非常多,1871年,日本

唯一一个被砍头的北大校长,因敢说真话,成了「 ”汉奸”,被处死

北大,是中国地位最特殊的一所大学,其前身京师大学堂诞生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非同寻常的出身,注定了北大和中国国运之间无法解开的宿命联系。自1898诞生以来,历任北大校长大都是病逝的,而历史中,却有一位北大校长是被砍头而死,他就是许景澄。许景澄,晚清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1899年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历史上,「”戊戌六君子”因变法失败而舍生取义,被世人推崇。与之相比,1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