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饭后心慌不停出汗?这是气阴两虚的原因,生脉饮了解一下

夏天,是生发的季节。老人、小孩和上班族,是不是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大自然的气机都开始生发了,是不是也应该出出汗了?可是有的人说了:我气虚,本身就元气不足,体表的固摄之力不够,在这个气机上浮、阳气外越的季节里,就算不运动也出很多汗。其实出点汗也没啥,就怕汗出得多了,津液还跟着受牵连。所以,我怕会出现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等气阴两虚的症状。

营养师:女生经常吃的几种零食,其实都是药!劝你不要随便吃

大人们吃膨化食品的越来越少,而更多的是吃一些所谓健康的零食,比如阿胶枣、茯苓饼、龟苓膏等等。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你认为养生的小零食很可能是一种药物,多吃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但其实消食片也是药物的一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另外,茯苓饼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如果是血糖较高的人,建议少吃或不吃。

国医大师邓铁涛:对中风病康复的指导

一、重视后天脾胃《景岳全书》卷十七云:「”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在此基础上张景岳提出了「”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的临证思路。这一思想得到后世医家的继承与发展,邓铁涛教授是这一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邓老临证强调「”重视后天脾胃”,提出疾病治疗中应时时注意调补脾气,保持脾气健运是愈病的关键环节,

不就是加热吗!艾灸和热水袋谁比较强

艾灸一样是加热,难道我就不能用热水袋?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用热水袋缓解的症状,都是受寒,艾灸和热水袋都有热辐射作用。艾灸VS热水袋而艾灸在燃烧时,表面温度高达500℃,燃烧时候的波长频谱非常特殊,艾的光谱是以靠近近红外并以远红外为主的光谱,含有少量的可见光,波峰在3.5μm左右。从而促进人体某些生理变化。这种就是我们说的灸感。因此最终被选为灸疗的最佳药草。

黄芪煎汤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长期服用会对身体有害处吗?

黄芪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自古就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在普通百姓看来,多喝黄芪汤来养生防病是实在有效的。民间一味很简单的生黄芪汤,药物只有一味黄芪,浓煎成汤,待汤水冷却之后用以滴鼻,可以用来防治感冒,这与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相关。黄芪味道甘温,能够入肺经、脾经,是重要的脾肺双补的中药材。其甘温入脾肺能够升阳举陷,益卫固表,用来治疗小儿「”脱汗”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黄芪甘温入脾经,

吃补会补到癌细胞?放化疗期间能不能吃中药?

放化疗期间能不能吃中药?此外,治疗期间身体状况不稳、患者同时也在服西药,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建议暂时避免吃补。强调,在治疗期间重要的是完成疗程,而不是调补。虽然在治疗期间病人不宜自行吃补,但中西医并用却是可行的。鸡精与燕窝比较偏食品,无论在癌症治疗前、中、后都可当点心吃,但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并不高,也不能取代正餐。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这样吃三七更方便、好吸收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这里的「补」是广义的「养」。人参养气,三七养血,包含活血、补血、止血三个方面,对付血瘀、血虚、异常出血的一系列症状毫无压力!既活血,又止血,看似矛盾的药性罕见地集于一身,这也是三七的神奇之处。继而,单独采用三七治疗17例,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药膳到底是什么?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中药朱砂主要功效解析: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本品甘寒清解,质重镇怯,力强有毒,专入心经。善重镇安神,为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能清热解毒,为治热毒疮肿、咽痛、口疮所常用。主治病证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癫狂,癫痫。老中医廖佐芹教授提醒,本品有毒,故内服不宜过量或久服,以免采中毒;孕妇及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服。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