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张学良选择不抵抗?

>在90年的时候,日本一些媒体找到过张学良,亲口问张将军在九一八的时间节点,为什么选择不抵抗?尔后又有华人唐先生找到张学良,也提出了在九一八时期为什么不抵抗的事件,在记载下来他们的对话中,张学良又一次血气方刚的承认,不抵抗,和蒋先生(蒋介石)没有任何关系,很多人爱护我,说不抵抗是蒋先生的命令,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亲口下的,不关中央的事,和中央没有关系。

此人是北洋军阀后起之秀,军事才能在当时,军阀中堪称首屈一指

北洋军阀是指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但是做为北洋军阀后起之秀,吴佩孚却被当时美国《时代》杂志周刊评为中国最强者,说他是最有希望一统中国的。而吴佩孚作为秀才出身的他,军事才能在当时,军阀中堪称首屈一指。此间,直奉两派争夺北洋政权,斗争日趋激烈。直系军阀吴佩孚夺得两湖,当时以占有了中国的半壁河山。因此吴佩孚的死因至今是谜。吴佩孚可以称得上是北洋军阀中最善战的骁将,被誉为常胜将军。

东北抗联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五月内,日军发动50万兵力进行362次“讨伐”

是年,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增至11个师团,次年,增至13个师团,约50万兵力。据统计,仅1940年1月至5月,日军对抗联的“讨伐”就达362次。战略转移行军中由于敌情严重,抗联第2、第3路军各支队的活动仍是很困难的。杨靖宇牺牲后,抗联第1路军仍处于敌重兵围困之中。1940年秋,敌在连遭打击后,即抽调兵力进行报复“讨伐”。魏拯民指挥第1路军各部分成小部队,冲出敦化敌中心“讨伐”区。这是东北抗联的又一重大损失。

从“生死冤家”到“抛却前嫌”,孙传芳如何和张作霖、张宗昌共挽颓局?

孙传芳和张作霖、张宗昌之间长期存在仇隙,不久前还是生死冤家。王占元南行的任务是动员孙传芳与张作霖抛却前嫌,合作援吴。8日,孙传芳致电张作霖,表示“备悉我公恳恳关垂之意”,“今赤焰枭张,势将燎原”,“愿追随左右,共挽颓局”。9月19日,张作霖派人赴宁答谢,携带共同出兵计划及解决内阁方案,征求孙传芳意见。同日,杨文恺等赴济,代表孙传芳和张宗昌交换了兰谱。

孙蒋频频谈判,蒋介石能否如愿?孙传芳能否“顺应革命潮流”?

8月,孙传芳派人到湘,和蒋介石联系,同时运动唐生智,以湖南地盘为条件,诱使唐“拒绝革命军”。第二次,孙传芳要求国民革命军在岳州停止前进,“以和平手段处置国事”。13日,再电孙传芳,声言“执事以保境安民为职志,应速撤退驻赣各军”。此后,蒋介石一直坚持要孙传芳以此点来表示“诚意”,并称:“本军决不扩大战区,即使占领了江西,亦可如前议归还。”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孙传芳对于北伐军到底是何态度?

还在北伐军入湘前,孙传芳就声明:“人不犯我,我绝不犯人”,“如贪婪窃发,抉我藩篱”,“亦惟有率我五省之师旅,以遏制之而已”。孙传芳1926年北伐军入湘后,孙传芳又于6月12日召开军事会议,宣布“无论何方军事,均主以消极眼光应付之”,“不加入任何漩涡”。吴佩孚当北伐军节节前进之际,孙传芳却在南京优哉游哉地修明礼乐。

乱世枭雄张作霖早期拜把子七兄弟 都授过啥军衔

被称“乱世枭雄”的张作霖,留下许多传奇故事让人瞩目。那么早期与他一同起事、结拜过的七位兄弟,在乱世辉煌时都被授过什么军衔。结拜时按照年龄顺序,马龙潭最大,张作相最小,张作霖排行第七。吴俊升不受任命,坚决支持张作霖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三省独立。六月四日清晨在皇姑屯与张作霖同时被炸,吴俊升当场殒命。张作霖被任27师师长、冯德麟任第28师师长,两人同时获授陆军中将军衔。张作霖想尽一切办法使其获释。

九一八后日媒将最美女影星与张学良并列报端,两人为此终生不见面

事情过去后,马君武坦承,这首诗是根据当时的社会传闻“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与胡蝶跳舞”写的。而张学良在九一八当晚,陪着英国驻华大使夫妇,观赏梅兰芳的京剧。两个人不但那晚没见面。九一八过去后,张学良因公务去上海,有人欲从中促成与胡蝶谋面,张学良当即正色谢绝,如果这样,谣言岂不得到证实?

胡宗南“不会打仗”却在哪仗获胜 助蒋介石奠定基业

此战奠定了蒋介石的基业,却让东南王“孙传芳”从此一蹶不振1926年北洋军阀巨头孙传芳,身居南京,割据东南地区。双方都伤亡惨重,枪炮声日夜不停。因此,当南京国民...军发动三路进攻时,仍遭到了孙传芳军强大而顽强的抗击。孙传芳军还反攻为守,进行全线逆袭。

孙中山为什么要发起护法运动?真相是什么?

此刻孙中山既想抗衡北洋实力,又缺少应有的本钱,所以只能依托西南军阀,依托陆荣廷、唐继尧他们,然后举起护法的旗号。在破坏张勋复辟以后,段祺瑞以为第一届国会的任期现已到了,应当改组议员代表。>西南军阀正本就不期望段祺瑞真实一致我国,所以他们也都半真半假地赞同参加组成孙中山的护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