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近现代陶博吾 七言行书联 [专家点评]近现代陶博吾七言行书联陶博吾一生坎坷,在他的晚年,其艺术终于得到了书画界的推崇,这实是名至实归,只是来早与来迟的区别。陶博吾名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江西彭泽人,二十年代末曾入昌明艺专,师事黄宾虹,与林散之同窗。陶博吾最擅篆书,早年曾受吴昌硕影响,晚出己意,能拙能朴,他的行书一脉相承,结体貌似稚拙如孩儿体,实是进入大匠不雕、一任自然的境界。
[专家点评] 清黄易 书画册页 [专家点评]清黄易书画册页黄易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大易,号小松、秋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黄易以篆刻最为著名,为西泠八家之一,与丁敬并称“丁黄”。黄易的山水笔墨清隽、淡雅,意境深远。山以米点为之,笔断意连,烟雨蒙蒙跃然纸上。黄易除山水外,亦写梅花,并工隶书。官山东济宁府同知时,广搜碑刻,绘有《访碑图》,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
[专家点评] 明董其昌 书画合册(行书一) [专家点评]明董其昌书画合册(行书一)明董其昌书画合册(行书二)明董其昌书画合册(行书三)明董其昌书画合册(行书四)明董其昌书画合册(行书五)明董其昌书画合册(行书六)这是董其昌的“书画合册”行书三。董氏书法善用中锋与侧锋组合,中锋厚实,侧则爽利、劲健,精神外露,只有两者结合的好,才能相得益彰。此诗书写蘸三次墨一目了然,墨色湿枯过度自然,充分显示了董氏书写时的从容不迫与自信自足。
[专家点评] 明董其昌 书画合册(绘画一) [专家点评]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一)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二)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三)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四)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五)明董其昌书画合册(绘画六)《董其昌书画合册》共六开十二帧,书画各半,纵25.6厘米,横16厘米。绘画六帧,五幅水墨,一幅设色,绢本。仿倪云林一画署“玄宰”,钤一“昌”字朱文印。另有收藏章数枚。此合册原为周培源先生藏,现藏无锡市博物馆。
大观录中论鉴画 大观录中论鉴画《大观录》中论鉴画柏源2003.04.25在林林总总的书画鉴赏性著作中,吴升的《大观录》是颇有特色的一种,这与作者本身是个古董商人有关。其一生所见名画法书无数,有心著《大观录》一书记录鉴别书画之行事。《大观录》就记载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乙卯年春天王石谷经过吴门,吴升取来仇英的《达溪渔隐图》图轴给他赏鉴。《大观录》中时有这些个人独到的识见发表。
到黄花岗公园赏菊盛宴!第五届黄花文化节本月15-29日举行 以「”锦绣华章70载”为主题的第五届黄花文化节,11月15日将在广州市黄花岗公园开幕。本届赏菊花事展会由近三万盆大立菊、悬崖菊、塔菊、菊树、品种菊等菊花精品以及大型菊花造景布置而成,布展面积达5000平方米。展会将至本月29日,成为今秋广州赏菊文化艺术盛会。3万秋菊组成主题花海本届黄花文化节充分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由广州市黄花岗公园主办,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广州越海书画院、广州
珠三角残疾艺术家开了场艺术展,艺术感「 ”爆棚” 「”我经常会这么觉得,艺术能唤醒人生的第二个可能。”11月20日,在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温建荣不断地重复着「”改变”。现场,30多幅来自珠三角残疾人艺术家的作品翰墨逐梦,光影寻美。温建荣杵着双拐分享道,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作品以及教过的学生作品。记者了解到,这是由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珠三角城市残疾人艺术交流展,汇集了珠三角各地残疾艺术家之作。在温建荣看来,这场艺术的「”
皇帝、傀儡、战犯、平民……溥仪跌宕的一生都被收录在这18方印中 说到溥仪,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一生起起伏伏。他生于皇家,3岁入紫禁城,从他出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他这一生不同寻常。从权利的象征——皇帝,到伪满洲国的傀儡,再到沦为阶下囚,最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没有人能像溥仪一样,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奸臣得势之下,颠人米芾也甘臣服于他 本站往期发布一篇文章,是关于阐述一位真实的米芾,或许很多人会选择不去相信,但真实的米芾确实如此:米芾,洁癖症晚期患者,一位在宋徽宗之前久久不得志而为上位刻意做出一揽子的颠狂举止,乃至于甘心去巴结奸臣蔡京的天才级别书画大家。
历代皇帝就数这位书法成就最好,书画被后世多位皇帝视为珍藏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学习上一般是享受着最顶尖的资源,授课老师无一不是当时的名人大儒,再加上古人都是把字作为是一个人的颜面,所以大师悉心教授加自己苦心钻研,一般皇帝的字都是写的很好的,这点如果有看过清代几个皇帝的书法作品,就更能明白这点。他虽然在治国方面稍欠一些才能,但在书法方面的才能绝对可以说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好的一个了,自创瘦金体,成为这一派的开山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