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致电,蔡锷能否遏制袁世凯膨胀的权力欲望? 1913年7月17日,蔡锷首先致电袁世凯与黎元洪,在分析了各地的形势之后,提出了“添重兵驰赴战地,分头截剿,早日扑灭,以免星火燎原”的建议,并提醒袁世凯,对北军要“严申纪律,免促奸人借口”。袁世凯是不喜欢议会政治的,他相信的是实力,是枪杆子。焦急中的梁启超于25日、26日一再致信袁世凯,希望他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尊重国会的,不要给...破坏国会留下借口。
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地方混战:北洋军阀与西南军阀的利益割据之争 护国战争结束了袁世凯的皇帝梦,被武力拥上台的袁世凯被另一种武力逼下了台。然而,推翻袁世凯的人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建立起新的统一。于是,在旧的统一已经被推翻和新的统一尚未到来之间,出现了一个军阀割据时期。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也有着异乎寻常的特点。人们常把李鸿章、曾国藩视为近代军阀的鼻祖。
历史上的今天7月12日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 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在101年前的今天,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袁世凯为掩盖罪行真相,还装腔作势,要严惩凶手。于是,李烈钧于1913年7月12日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发表讨袁通电,起兵讨袁,孙中山号召的“二次革命”的战幕正式拉开。7月15日,黄兴赶到南京响应。
二次革命 因其宗旨与两年前的辛亥革命一脉相承,被孙中山依次称为“二次革命”。中国...称二次革命的原因是善后大借款及宋教仁被刺案,这些説法亦遭人质疑。虽然南京第八师等部于8月11日重新举起讨袁旗帜,再次宣布南京独立,并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南京保卫战,但终因寡不敌众,于9月1日失守,从而宣告了二次革命的最终失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重评善后大借款:袁世凯的这笔款项究竟被用在什么地方 善后大借款之所以备受国人的斥责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的数额庞大、还款时间长、担保条件苛刻,以至于很多人对其非常不满,甚至认为袁世凯签订这样一份合同就是在卖国。究竟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评价善后大借款呢?历史上对于善后大借款的指责还认为是袁世凯...借款时为了急于筹得经费发动战争镇压二次革命。善后大借款的最大弊端在于中国盐税自...的丧失。
重审“刺宋案”:民初政坛鲜为人知的内幕 几年来陆续发表了若干篇论文,都是聚焦本时期重要的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活动的,如“北京兵变”的真实内情、有贺长雄与民初制宪活动、袁所聘高等间谍青柳笃恒的行止、民初三种袁世凯传记出台内幕等。我有兴趣重新审视民初政治史,也是因为自己有机会利用目前尚未公开的一些稀见史料。这批档案总量不是很大,但涉及民初政坛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
南北矛盾如此尖锐,“二次革命”为何依旧难以成功? 就在各方势力对江西军械案努力进行调解期间,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身亡。而此前一天,袁世凯刚刚发布了国会召集令,规定4月8日为国会开幕日。现在,国会尚未召开,宋教仁却已死于非命。宋教仁>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二次革命”。也就是说,...所发起的这场旨在推翻袁世凯的革命,始终未能赢得广泛的社会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戴季陶怎么死的?戴季陶为什么自杀? 戴季陶是 *** 元老之一,他一步步帮助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并将其扶上 *** 总裁的位子,深受蒋介石信任,有着蒋介石的“国师”之称。他是中国政治家,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最后却选择了吞安眠药自杀。那么戴季陶为什么自杀呢?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