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

许宏何以坚持以文字标准,证明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或商都的可能性?

如果抛开甲骨文的标准,勉强认可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或商都的话,无疑是对中国考古界、史学界、中国学界、中国历史文化的最大伤害与不负责任。因此,做为一个严谨的学者,许宏能抛开各种非议指责,各方压力,坚持只有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甲骨文来自证夏都或商都的可能性,无疑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学术态度。

二里头文化是什么文化?揭二里头文化的类型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二里头文化类型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揭示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传播过程和趋势,以及更外围各考古学文化间的互动。

洛阳二里头博物馆名称已定:「 ”夏都”二字在内,亮出夏朝牌子

位于洛阳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已经饱受争议了几十年,争论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许多人质疑二里头遗址究竟是夏朝吗?尤其是西方的历史界,有很多学者并不认可二里头就是夏王朝的文明所在地,甚至还不同意夏是一个朝代,只是认为这属于一段文明时期,严格意义上不算是王朝。国内的考古界也有不少质疑,认为二里头极有可能是夏朝,但还差那么一点证据。

论陕北地区发现的玉器

论陕北地区发现的玉器自1976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榆林地区和延安地区陆续征集和发掘了数量较多的玉器,这些发现使考古学界逐步认识到陕北地区的古代先民在历史上的一段时间内,曾经比较广泛地制造和使用玉器。相关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取得,为正确认识陕北玉器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柄形器,仅于新华遗址发现1件,为墓葬中的随葬品。所以,上述的检测结果在其他遗址发现的玉器中也应具有某种代表性。

青铜器起源与青铜时代断代

青铜器起源与青铜时代断代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形纹饰,但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的内部,已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而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在河南北部发现了商代早期青铜器多起。殷墟文化一期有这类器物发现,如小屯232号墓所出土的一组青铜器,和小屯331、333号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

二里头出土最早夏代青铜鼎 会是大禹铸造九鼎的“山寨版”吗?

那就是在二里头出土了一件青铜鼎,好像是夏代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会不会是大禹铸造九鼎的山寨版呢?大禹治水是家喻户晓的事情。另外就是大禹的九鼎应该是3个足,因为4足鼎是在商朝才出现的。在说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据考古和专家推测这里出土的鼎是晚于大禹时期400多年的。所以就种种的迹象表明,我们只能是推测今天的大禹九鼎。尤其是从外观上看,大禹九鼎是在华夏文明是一座里程碑。

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打小起,我们就接受了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样的事实,并为能够生于这样的国度而骄傲。长大后才知道,我们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ldq...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叫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一些差异,后者被称为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包含四期文化遗存,它们的年代均比郑州二里岗商文化要早。二里头遗址第一、二期遗存的特点是:炊器有实足的鼎和平...

东下冯文化类型

东下冯文化类型  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命名,以与河南西部发现二里头文化类型相区别。  东下冯文化类型目前分为三期。它的文化面貌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遗存有很多相同与相似之处,故也归入二里头文化之中。但也有些相异之点。如这里的炊器鬲多鼎少,还有单耳罐和等陶器。二里头遗址中常见...

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

 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