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展现宋徽宗赵佶极高艺术修养的写在云纹纸上的瘦金书 【...高清大图不易,如您觉得本文有益,请您点击一下文章标题右侧红色的「”关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宋徽宗赵佶这是宋徽宗赵佶的怀念祖国的诗作。他被囚北国,住在破败小屋,回望三千里之外的故国故土,潸然泪下。无尽的屈辱和巨大精神折磨,使这位皇帝在54岁时就过早地如流星逝过。生在帝王家的赵佶,从众多候选人中,能成为一匹黑马脱颖而出成为
一件西汉青铜犀尊,生动描绘了中国古代犀牛样子,却成犀牛的绝唱 中国古代不仅有十分珍稀的野生犀牛,且而有丰富多彩的犀牛文化。殷王在一次捕猎中意外捕获犀牛71头,这对殷王来说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把这件事记录在一个大兽头骨,此头骨即为犀牛遗骨。
你一定需要掌握的蜜蜡知识! 通俗一些讲,也可以说老蜜蜡是上了年纪的蜜蜡,是蜜蜡里面的古董,也可以称之为古董蜡!答案是肯定的,就跟人会变老一样,蜜蜡变老就是颜色会越来越深,骨珀也不例外!对于颜色尚浅接近新蜜蜡但也有了一定自然氧化的蜜蜡通称为“小年份”,小年份的蜜蜡价格是不按老蜜蜡价格走的,具体更接近新蜡价格也由蜡质或完美度决定!丹麦料子相当一部分适合于直接把玩,有的蜡质浓厚有的蜡质通透!
元明青花瓷器边饰研究(一) 元明青花瓷器边饰研究(一)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白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因此,青花瓷器的装饰纹样可以分为主题纹饰和边饰两大类。元代青花瓷器具有构图繁密、装饰层次多的特点,边饰在整体构图中作用非常重要。在诸多边饰之中,莲瓣纹以其使用最广、数量最多而名列榜首。明代中期,青花瓷器的装饰风格由前期的洒脱豪放转变为清秀淡雅,构图层次大大减少,边饰的使用远远不如前期。
元明青花瓷器边饰研究(三) 元明青花瓷器边饰研究(三)三、蕉叶纹蕉叶纹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元代青花瓷器上的蕉叶纹主要用于玉壶春瓶、执壶等器物的颈部。元青花的如意云纹主要用于装饰罐、瓶类大型器物的肩部,故又俗称“云肩”。元代除了绘有鱼藻莲荷的池塘风光和衬托龙、海兽的海水波涛外,二方连续形式的海涛纹已成为当时青花上常见的边饰之一。明代中期以后,青花瓷器上海涛边饰的应用逐渐减少,画法趋于图案化、简单化。
浅议玉龙纹的鉴定 浅议玉龙纹的鉴定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这就是汉代龙纹的写照。龙纹常出现在璧上,佩上。从迄今所见到的少量玉雕龙饰看,其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
心存大“计”,慧眼识“瓦” 心存大“计”,慧眼识“瓦”近年来,瓦当收藏逐渐升温。以史为鉴,慧眼识“瓦”——熟谙“瓦史”心自明只有熟知瓦当史,烂熟其形制、纹饰、...等特征,藏者方可有纲可循,有目可依,现略述如下。7秦瓦多在成阳、凤阳两大区域,汉瓦则散布全国。此种作伪方式相当“唬”人,对于那些对瓦当史、中国文化史、书法史缺少研究者极具“...伤力”!这类赝品因极难识破,故常常“蒙混过关”,价位较高,在市场上卖价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古玉中的云纹装饰 古玉中的云纹装饰古玉云纹属于比较远古的几何纹饰之一,它的命名,当与近现代古文字学中的金文和甲骨文,对“云”象形字的写法有关。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当属目前古玉中最早见到的、暂且被学术界接受的具有广义的勾云纹。云纹在两周玉器上,属于最常见的装饰性组合纹样。尤其元代蟠螭纹在肘及臀部有饰单体的螺旋形云纹。可以依稀窥视到远古时期的云纹寓意,遗留下那么一点点原始装饰作用。
鸿山越国贵族玉器鉴赏 鸿山越国贵族玉器鉴赏无锡鸿山战国贵族墓地经过两年时间的发掘,共出土了2000多件随葬器物,绝大多数为精美的成套(组)玉器、青瓷礼器和乐器,风格独特,年代考证大约为公元前4世纪,距今有2300多年历史。以鸿山战国贵族墓出土玉玄鸟为例:2件呈鸡骨白,为南方地方玉质:1件为和田玉质(图11),有沁色,都小巧精致。可以看出越国玉器文化是江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结晶。
龙年赏玉龙佩饰 龙年赏玉龙佩饰2012年是中华民族十二生肖中又一个龙年,龙是中华先民所崇拜的图腾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玉龙形象的佩饰,有圆雕的、平雕的、龙凤合雕的、人龙合雕的等等。交体龙纹玉饰,高4.2厘米,直径5.4厘米,孔径2.5厘米,重147克。张口衔尾玉龙佩,直径4.3厘米,厚0.2厘米。人龙鸟兽合雕玉佩,通高6.7厘米,宽2.3厘米,厚0.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