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把京剧推向世界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从小学戏,靠勤学苦练和勇于实践,很早就成了名,被评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他不但艺术精湛,而且有爱国思想,立志要把京剧介绍给外国,在世界上宣传中国传统艺术。1919年以后,梅兰芳先后到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访问并演出。国外有些人还把中国戏曲艺术和欧洲戏剧两个流派称为世界戏剧三大体系。梅兰芳为中国戏曲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梅兰芳受到了日本人的监视。
卢鹤绂的故事:偏爱《三国演义》 一生痴迷京剧 卢鹤绂的故事>偏爱《三国演义》>卢鹤绂的长孙女卢嘉曾说过:"爷爷对中国古典文学很欣赏,尤其喜欢《三国演义》。同时发表了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卢鹤绂也曾坦然地告诉青年学子:"我之所以致力于物理学研究,固然与少年时代的阅读有关,然而能得心应手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形诸于文字,却得益于《三国》酣畅淋漓的文字表达功力?>京剧迷>卢鹤绂一生都爱京剧,特别对谭派入迷。从此,卢鹤绂"京剧迷"的外号也就叫开了。
“国粹”京剧走向世界,梅兰芳谢幕十次轰动苏联,斯大林高尔基争相观看! 中国京剧从此开始走向世界。几天后,美国大使专门拜访了梅兰芳。回国之后,他们积极宣传中国京剧,引起欧美人民对中国京剧的极大兴趣。1935年,梅兰芳在苏联的演出更是轰动一时。演出结束,观众如醉如痴,掌声经久不息,梅兰芳谢幕达10次之多。有许多戏迷买不到票,便聚在剧院门口,想一睹梅兰芳的风采,苏联警察为维持秩序,不得不骑着马驱赶。
中国300多种戏曲种类是怎么诞生的,京剧又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粹? 那么,在众多的戏曲种类中京剧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国粹的呢?这在世界戏剧传播发展史来看,也是十分罕见的。中国所有的“60后”及其之前出生的,都属于这一范围。我们知道,许多高层领导干部是京剧戏迷,甚至是“票友”,这是不是京剧成为头号“国粹”的另一个隐因呢?
哪位京剧大腕临终连棺材都买不起? 【哪位京剧大腕临终连棺材都买不起?陶然亭有座大半个世纪前的梨园公墓。由荀慧生发起,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杨小楼等人呼应,买下庙前荒地,辟为墓地,专供艺人们死后葬身。只是像金少山这样的一代名角,临终时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全靠同行捐助才得以安葬。】 京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