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钱稻孙 我之所以在写过周作人之后,又来写钱稻孙,自然是由于我同他们两位在编辑业务上都打过七年交道,而同钱稻孙,还有过一段难忘的师生之谊。一九六三年,我约钱稻孙译了一篇有吉佐和子的《木偶净瑠璃》。那时钱稻孙已患了白内障,看字吃力了。钱稻孙完全靠听觉来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估计周作人是看在老友钱稻孙的情面上才答应下来的。
晚年的周作人学者型的翻译家 >一九五二年八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近几年来,周作人的遗稿接连问世。>看看这位日本文豪对周作人学术的评价,使人感到,作为一位...时期的翻译家,他确有独到之处。>①一九六三年我听说,周作人曾写信给有关方面,要求著译均恢复本名。他是一位学者型的翻译家。其实,这部与《源氏物语》并称为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双壁的随笔《枕草子》,周作人译得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