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灵帝憾事:后宫三丽人 灵帝非常愤怒,联想到刘悝谋反一事即下诏废黜宋皇后,并诛杀了宋皇后的父亲及兄弟,把她的其他亲属流放。灵帝因刘辩的出生而欣喜若狂,何氏因此被封为贵人。灵帝的又一爱妃王美人生下了皇子刘协之后,何氏的这种心理达到顶峰——她派人毒死了王美人。王美人的出现给灵帝奢靡的后宫生活带来了一阵清爽。事情很快被灵帝查明了,但何皇后这个杀人凶手没被废除,王美人却永居九泉之下。
东汉末年张让赵忠宦官专政:声名显赫一时 张让、赵忠二人作为这个集团的突出代表,更是集中地体现了宦官专政的诸多特点。张让、赵忠等人为灵帝设计了许多聚财的名目,例如,各郡国上缴的赋税,要另缴一份“导行费”,输入皇帝的中署。张让、赵忠等宦官们打着工程的旗号,赚足了贿银。他不满足于现有的宫殿,让张让、赵忠等宦官大兴土木,兴建新的宫室楼阁,装点得豪华绚丽,耗费了无数的民力和财力。
汉末时期的五侯十常侍 众人皆同意桓帝的决定。使光禄勋袁盱持节收回梁冀的大将军印绶,并立即下令罢免了梁冀的官职,当场宣布改封梁冀为比景都乡侯,实际上是把他流放到外地而已。徐璜等四人也都封侯,各食邑万户,世称“五侯”。窦皇后与其父窦武商议,迎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是为灵帝。其后二年,曹节去世,而宦官赵忠、张让等十二人都任职中常侍,封侯贵宠,被称为“十常侍”。
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十常侍之乱吗? 东汉末年,汉灵帝倚信张让等十常侍,任其专恣蠹政,从而发生了著名的十常侍之乱。十常侍之乱是对一段历史的描述,包括这些太监狐假虎威,祸乱朝纲的整个过程。这些人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激起民愤,这是就人民而言的十常侍之乱背景。十常侍之乱过程的不断推进,也有着促进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而正是因为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才出现了东汉之后混乱割据斗争的局面,东汉才会走向灭亡。
汉少帝刘辩为什么被葬进了太监的坟墓? 这个被葬入太监墓穴中的皇帝就是汉少帝刘辩,刘辩是汉灵帝的儿子,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刘辩在汉灵帝驾崩后,由大将军何进率群臣拥立为帝。刘辩被废黜之后,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初平元年二月,汉献帝刘协下诏将哥哥弘农王葬于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中,谥曰怀王。总而言之,汉少帝刘辩的一生都是可悲的。
灵思皇后:屠夫之女摇身变皇后 何皇后,大将军何进和车骑将军何苗的妹妹,是东汉第十二任皇帝汉灵帝的第二任皇后,汉少帝刘辩的生母。何氏身高七尺一,其家本是屠户,以屠宰为业,后被选为宫女进入掖庭,得到汉灵帝刘宏的临幸,生下皇子刘辩。光和元年,宋皇后因遭中常侍王甫和大夫程阿的诬陷诋毁,被汉灵帝废黜皇后之位,并打入冷宫,不久忧郁而死。两年后,汉灵帝立何氏为皇后。董太后最终因忧虑恐怖而死。
汉灵帝刘宏的皇后:母凭子贵 何莲,是河南南阳人,汉灵帝的第二任皇后。所以,刘辩出生后不久,何氏被立为贵人。灵帝担心何氏还会加害幼小的皇子,便把他交由母亲董太后抚养,号曰“董侯”。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刘辩即位,是为汉少帝,何氏以太后身份临朝。是时,汉灵帝的灵柩停放在殿中,蹇硕在四周密布伏兵,等何进入殿拜奠时乘机动手将其杀死。何进闻知消息,立即进行部署,并通报何皇后。何太后的母亲也为乱兵所杀。死后与灵帝合葬于文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