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禅师——斗对奇趣 大文豪苏东坡对了元禅师,更是赞不绝口,两人之间过往尤密,递相唱酬。佛印与苏轼频频往来,谈论诗文,题诗斗对,相互唱和。苏轼见佛印矢志难移,只好放弃劝他为官的念头,对佛印更加敬佩。苏轼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佛印的心思。第二天,苏轼到佛印的住处去回访佛印。苏轼见佛印没有反应,便说:“今天请你对对联。”佛印一听苏轼要与自己对对联,不知是计,心中十分高兴。东坡起初不解其意,稍一寻思,方知佛印此举之用心。
东坡发火 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与对江金山寺佛印禅师很要好。意思是他禅定功夫已经很深,再不会受世俗的利害荣辱所扰了。这使东坡先生大为光火,他立即乘船过江,要找佛印辩论辩论。佛印已在江边‘候驾’了。东坡责问他为什么...,佛印却像没事人一样问他道:“东坡居士为嘛事如此动气?”东坡把批语的事说了,佛印呵呵大笑道:“足下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一个‘放屁’就把你打过江来?”
七炉煮水的故事(图文) 佛印禅师环视七个火炉,炉中的火,热烘烘地烧着!朝云完全照佛印禅师的话去做,周而复始地把茶壶放在七个火炉上煮。它在七个火炉上面轮流着煮,水一滚起来,就变成水蒸气冲出去,这样,就越来越少了;还没有煮到天亮,“卜”的一声,茶壶里水干了,壶底被热火烧到爆烈了。朝云便把昨晚经过的情形,一五一十说给苏东坡听。他领会到一个茶壶在七个火炉上煮,终归爆裂,正是暗示他与七妾缠绵的结果。
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一条长江,岸这边住着出色的佛印禅师,岸那边住着佛教名士苏东坡,二人互相仰慕,时有来往这天苏东坡来访佛印,听侍者说佛印禅师出去了,但并不太远。渡一回江也不容易,既来之则安之吧,苏东坡坐在方丈等佛印禅师回来。久等不至,不如归家。苏东坡作别侍者,渡江而回。苏学士立马过江,要同佛印禅师理论理论。佛印禅师等他火发够了,用手在面前扇了扇,浅浅笑到:“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为何观音也念观世音菩萨咒? 世界上真正能拯救和帮助自己的人只有自己。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苏东坡忽然灵机一显,砖头问佛印:“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咒,对他顶礼膜拜,希望得到他的护佑。但是观音为何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经究竟是在为谁祈求?”苏东坡恍然大悟,了然于胸。原来佛也在告诉世人,求人不如求己。佛教为何没有在古代欧洲发展起来?
苏小妹解玄机 佛印禅师与东坡心的差别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资料图)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很满意禅师的答复。过了一会儿,佛印禅师对苏东坡说:“学士!你看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苏东坡以为胜过佛印禅师一回,洋洋得意,逢人夸口自己的聪明,让佛印禅师哑口无言。心中的毒草,就是我们的胜负得失,比较分别的妄想,就像佛印与苏东坡,以佛心看人、看万物,一切是佛的庄严显现;以粪屎心观人观万物,一切都充满臭秽污浊。
文人与禅师的故事 尤其自古以来不少文人专喜找禅师谈禅论道,彼此往来酬答唱和,留下不少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公案。以下列举数则,从中可见禅师的智慧,是历代文人能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的重要因素。此外,他与如满禅师、惟宽禅师等高僧,也时有往来。不久,韩愈再次拜访大颠禅师,彼此论议往返数次,却仍息不下对佛教的鄙视之心。
《佛陀的教育》苏东坡与佛印 所以,今天的讲题,就定为《苏东坡与佛印》。先生的《核舟记》那篇文章里面,会描写一只核刻的船,刻着苏东坡赤壁的故事,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东坡不但在诗、词、歌、赋各方面,显出了他卓越的天才,同时也是绘画和书法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