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宝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李炳南居士编着入寺须知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礼佛的好处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

李炳南居士编着入寺须知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礼佛的好处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

宣化上人:毁谤三宝罪不轻!

受过菩萨戒的人,对于比丘有什么罪过,不要讲;比丘尼作什么错事,也不要讲;优婆塞有什么过错,也不要讲;优婆夷有什么过错,也不要讲,这叫不说四众过。你如果又去跟着说,也就犯了毁谤三宝的罪,也就犯了说四众过的罪,所以最好是把嘴闭上,缄口不言。在还没有得到真正智慧的时候,不要生出一种毁谤三宝的心,不要说四众过。又如果这个人谄曲、愚痴,也会毁谤三宝的。哑巴的人都是毁谤三宝来的。

《因果明镜论》讲记(九)

《因果明镜论》讲记(九)作者:智海法师2009年6月1日·四川内江圣水寺今天请大家翻到《因果明镜论》第三十面。而我们布施三千大千世界胡麻数目这么多的须陀洹,所得的功德相比而言不如布施一个斯陀含,就是二果圣者。阿罗汉就称之为无学果位,就是四果阿罗汉。这些对境在功德方面所产生的后果,有巨大的差异。因为对境不一样,所以它产生的业力果报就不一样。因为田有能出生之义,比喻罪福可从对境当中来发生。

《因果明镜论》讲记(二)

《因果明镜论》讲记(二)作者:智海法师2009年5月21日·四川内江圣水寺今天请大家翻到法本第四面。佛陀已经彻见了宇宙的因果律。能看出情器世间是有因有果。关于这一点,发生在波斯匿王身边的两件事情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佛在世的时候,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叫善光,非常聪明,人也长得端正,父母非常怜悯,整个王宫上下非常爱敬于她。可以想象波斯匿王当时有多生气,他说:“我倒要看看你自己的业力如何?”

《因果明镜论》讲记(一)

《因果明镜论》讲记(一)作者:智海法师今年安居我们准备首先学习益西彭措堪布所着的《因果明镜论》。所以说学习了《随念三宝经》以后,我们跟着来学习业果的道理,就把益西彭措堪布所着的《因果明镜》跟大家一起学习学习。有如是因,它就会显现如是的结果,它就是一个因果影像。

虔信三宝累世事佛,慈悲为怀感化顽懦

>沈道虔祖孙几代都恭敬三宝,他还把老屋改建成佛寺。>《历史感应统纪》编者感慨:“沈道虔居士的品德、作风,真能使贪得无厌之人变廉洁,使软弱胆怯之人变坚强。然而我们推想他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是由于他祖孙几代恭敬三宝,由此可见,佛教对于世道人心的好处是多么博大!大家一定要像沈居士那样全家都因接受佛菩萨的感化而万分激动,那才算是深信佛法的人!”

三宝感应要略录(1)

三宝感应要略录宋非浊集3卷>三宝感应要略录>盖三宝感应要略录者。菩萨感应以为僧宝。行为要路解脱之基。道达三千劝励后信。蕳以三聚分为三卷。及西国传志诰等)>释迦牟尼如来成道八年。共往世尊所住处。如来今日竟为所在。亦不能得似于如来。文理体质坚密之者。应作坐师子座结跏趺坐之像。令与如来形相似。其声上彻忉利天。乃至三途离苦得乐。唯除曾于圣人起恶语业。卿等宜应集四兵。于时中国商人共来。至天明不起于座。

郑和的资料_郑和的具体死因

郑和的资料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原名:马三宝。中文名:郑和民族:...出生地:云南昆阳出生日期:明洪武四年1371年逝世日期:宣德八年1433年职业:航海家、外交家、武术家信仰:...教主要成就:郑和下西洋曾用名:这个是百度百科里的里面很详细的说了郑和的事迹关于郑和的资料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原名:马三宝。郑和的具体死因宝船从龙江关出水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

郑和简介 明朝永乐时期内官监太监三宝郑和生平

并升任为内官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郑和后裔至今已传至第21代。>1405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东非的友好关系。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