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功德

舍一得万:回向的故事

回向功德予人,不但不会损耗福德,而是会像一盏灯点万盏灯,功德转增百千万倍。有一次,佛陀在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时,地藏菩萨从座中站起,跪在地上恭敬合掌对佛陀说:“世尊,众生的布施功德果报各人不一,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福德的人都能赞叹佛的功德

>法师回答国王说:“大王!这要追溯到过去久远以前,在迦叶佛的时代,我是一位善于说法的比丘,常向大众赞叹宣说迦叶佛无量的清净功德,并且使人们明了种种深妙佛法的真理和无边的修习...。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我生生世世口中都有妙香散发出来,而且这香气远超过一般世间花草的香味,人们只要闻到了这个香气,都会心生喜悦。”>国王听了以后,欢喜有加地说:“原来赞佛及说法的功德果报是那么的殊胜无比啊!”

《佛菩萨探访录》:综合感应篇(下)

佛菩萨探访录慈云杂志社集辑目录:>乐序>化解险难篇>消灾解厄篇>愈病救苦篇>往生实例篇>综合感应篇●综合感应篇鬼魂附身念佛得救>张智醒时间:六十四年起每年十月>地点:嘉义县阿里山香林国中前言:笔者于今年寒假返乡,于新营妙沙寺有缘得遇香林国中教导主任,学佛多年的李哲男居士,在晤谈之下,甚为投机,依他自己亲身经历,说出了下面真实的故事......。

转贴一篇我师兄的妙文----喇嘛狂吐鸡……

一方面是,最好能使被放的众生听到念诵的音声。但同时也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在不适宜的场所声音也不要过大。所以,有些师兄担心水中的鱼听不到我们念佛号或念佛机的声音,看来是多虑了。不论是六字大明咒,还是一句“南无佛”,都可以种下解脱的种子。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普贤菩萨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善男子!经文是普贤菩萨为菩萨众说的,先长行,次偈颂。长行中揭示了普贤菩萨十大行愿: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可先劝一家,由一家及他家,从一方及十方,普贤菩萨称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学习普贤菩萨随喜净土法门的精神,称赞阿弥陀佛的功德。我们学习普贤菩萨十大行愿,要牢记弘一法师书写的两句话:“愿得普贤真妙行,常乐利益诸众生。”

金刚经的作用 金刚经有什么作用_宗教信仰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南怀瑾先生近况_宗教信仰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李圆净居士编述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序印光法师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因将菩萨本迹事实,以白话体编纂叙述。本迹灵感,到处放光。地藏菩萨的度生事业,实在不亚于观世音菩萨。这安徽的九华山,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称地藏菩萨或地藏王菩萨都可以的,以下准此﹞。从此安徽的九华山,就成为地藏菩萨的大道场了。那时地藏王菩萨还是凡夫,做一个大长者的儿子。

佛陀故事会:死不了的因缘 救人性命成就他人的功德

救人性命成就他人的功德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母亲也在一旁哭得像泪人儿,不管恒迦达怎么说,就是不肯答应他的要求。这时国王恭敬的问佛陀:“请问恒迦达在前世种下什么样的因缘,今生碰到各种危难都死不了,还能够遇见神圣的世尊,得知度化生死的观念?”

皈依三寶獲福無量

「依佛為師」,找到正確的修行方向,「憑法為藥」,斷除煩惱,「依僧為友」,提攜接引於正道,是故皈依三寶能得第一功德。

《大毘婆沙论》佛陀论之探讨(2)

在《大毗婆沙论》卷20之中是指天人的妙相是由上、中、下品的异熟果来引起的,而不同的妙相业所需要的条件如下面表格所示的内容。所以才引用《大毗婆沙论》之中的内容来看“菩萨”与世间上的有情相互之间的差别问题。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在《大毗婆沙论》之中也为此而进行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