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后工事盘点,靠谱的和不靠谱的工事都是怎么样的?(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修建了众多的要塞防线,它们要么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未能彻底完工,要么是没有达成战略目的,要么是设计稀奇古怪,那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设计师又是如何设计的?它们都有哪些故事?
「大战略系列」白道之战——圣人可汗威震欧亚草原 战前战略背景公元572年,北朝的北周和北齐为了获得北方欧亚大草原的统治者——突厥汗国的支持,竟然同时向其纳贡,并称突厥可汗为父。而双方主帅正好在白道狭路相逢。白道之战突厥军队防不胜防,且根本无法抵抗隋朝重骑兵的冲击,因此被迅速击溃,死伤大半。而沙钵略可汗也遭受重创潜逃。隋朝也因此获得了白道之战的最终胜利。沙钵略可汗也对各汗战败不满,因此矛盾进一步激化。
从归化族到俄罗斯族,从雇佣军到正规军,西北白俄传奇 俄罗斯族家庭一、西北白俄残军前文我们提到,在苏俄内战当中败下阵来的白俄军队,很多都逃入了中国境内。这给了白俄残军以更大的生存空间,他们长期横行无忌,并且多次以西北地区为基地发起对苏联的入侵,导致了数次苏军越境,导致西北地区更为动荡。当时的新疆军阀杨增新忍无可忍,他与苏联红军配合,对这些桀骜不驯的白俄军进行发起了攻击。
你不知道的长平之战,你不了解的纸上谈兵 之前的赵国在战国七雄中,从面积,人口,实力上来说连前三连都数不上,楚国疆域千里,雄兵百万,地处南方,战略地位可攻可守;齐国财力为七雄之首;魏国重步兵{铁甲步兵}实力强悍,数次攻赵;燕,韩实力不大。再者赵国的地理位置坑爹!北有胡林、匈奴,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国——秦。看起来似乎无解,但是!!!秦国的变法自强让赵国看到了希望。
从英国内战到《权利法案》签署,梳理英国革命的发展脉络 17世纪爆发的英国革命,是英国崛起历程中的一件重大事件。然而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英国革命与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系十分微弱。正是在这位国王在位期间,英国爆发革命,查理一世也最终被推上了断头台。
从俾斯麦到老毛奇,阐述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外交和 ... 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圣罗马帝国发生了分裂,逐步成为一系列散落各处的、由众多小邦国组成的联合体,德意志皇帝更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惨遭废黜。然而实际上,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德国历史上的地位更加重要,同时它对欧洲乃至世界近代史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我们考虑到期国家幅员,即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等因素,获得如此成就是非常不容易得,这也是此后德国再未达到过的程度。
二战:700辆坦克2450门火炮全部丢掉,德军白白捡了这些装备 为了挽救部队,上层决议,让部队组织撤离。据不完全的历史数据统计,在这场撤离中,大约有有700辆坦克、2450门火炮、2.1万挺机枪、6.3万辆汽车和7.5万辆摩托车全部就地进行丢掉。无可厚非,全部成为了德军的战利品,德军有了这些武器装备,整整一个集团军的装备,可以说是实力大增,英国丢掉的这些武器装备,这也导致了后期英国本土地面的防卫出现了严重问题。如果,历史倒回,英法为首的联军,重新组织部队,背水一战,能否战胜德军呢?
4万法军力挫十多万奥军,拿破仑数度险死在战场,又如何逆风翻盘 1796年11月15日拂晓,晨光熹微,两万多法军却与奥军在村口展开激烈的桥梁争夺战,这已是拿破仑最后的机会,一旦失败,数万法军必将万劫不复。因此,拿破仑当即撤离曼图亚机动作战。拿破仑将敌军情况谙熟于心,不露声色等奥军主力到来。当法军吞并后方奥军后,拿破仑军队士气大振又用两天60多英里的行军速度歼灭维尔姆泽主力,老将军不得已龟缩曼图亚。法军主力部队当即把握战机,从正面进攻,迅速夺取桥梁。
论俾斯麦外交艺术:他如何让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成欧洲外交宠儿 无数人提起著名俾斯麦时,心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老爷子统一了德国,用不断的战争,让德国从一片散沙变成铁板一块,最后成欧洲最强国!俾斯麦伟大之处,除了统一德国,更在于他为新生的德国建立了安全的国际环境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可在我看来,历史自有规律,超脱于复杂的表层关系后,对国家而言,特别是列强纷争的国际形势而言。19世界的世界无疑是欧洲占据主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