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

日本军官的中德考察之路:曾想联手中国后改为侵华战争

中国警察抢走了石原的钱,也浇灭了石原的“中国心”。历史上的德国数次被打倒,又数度重新崛起。因为他们和日本一样,也曾做过中国梦——联合中国,统治世界。他们的元首对中国人具有天生好感。一战中,中国是战胜国,德国是战败国。彼时逐步迈向军国化的日本,从军界到学界,普遍传递出对中国咄咄相逼的论调。

最纯粹的复仇:巴西尔二世的亚美尼亚战记

纵观巴西尔二世的军事生涯,他所进行的对外战争不外乎是平叛或复仇。拜占庭木雕上的军队形象大部分士兵都是亚美尼亚人到了巴西尔二世的统治时期,亚美尼亚人已经成为帝国境内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势力。不过,巴西尔二世在976年亲政时,他还没有对亚美尼亚人产生明显的敌意。直到两巴尔达斯叛乱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促使巴西尔二世改弦更张,决定消灭这个拜占庭东部边境最重要的缓冲国。

民国时期北京城经历的四次大改造

民国北京城明清皇城四周均筑有高大的红墙黄瓦的皇城墙,四面仅有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四座对外的城门。封闭的皇城,严重阻碍了北京城市的交通。两者共同构成了北京城市结构的骨架。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城原有的城门大都拆除了。所以应特别强调,建国门与复兴门是日伪时期扒开的城墙豁口,不是我们常说的北京城“内九外七皇城四”中的老城门。

二战后百万日侨被弃东北之谜

关东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8月11日1时40分,首列输送关东军家属的列车开出长春站。日本...对东北日侨的漠然日本战败投降后,近百万日侨逃亡到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生活陷入困境。170万日侨难民化的达46%,平均每天因饥饿、寒冷和疾病死亡2400多人,大多数是幼儿。所以,天皇制不仅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也是日本侨民被遗弃的根本所在。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为何不敢染指澳门

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刘成禺着《世载堂杂忆》中的说法,日本之所以在二战中不敢对澳门下手,主要是由于当时巴西的一个照会唬住了日本的缘故。在《世载堂杂忆》中,刘成禺较为详细地诠释了二战时日本为何独不敢侵略澳门: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二战中日本大肆侵略,除了大规模侵华外,还将魔爪伸向了东南亚和周边地区以及太平洋诸岛屿。

川军抗战史 壮士出川

川军雕塑在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血泪史中,抗战是永远过不去的坎儿,在这道坎儿上绊倒了无数国人,多少将士用血肉填平道路才有今日的壮丽河山。川军抱着这样的决心壮士出川。川军血战到底川军出川时已秋末,不少士兵仍身穿单衣脚穿草鞋,在日军炮火及飞机扫射下,川军尸横遍野仅十几天便伤亡过半。正是这样血战到底的精神,让川军在抗日战争中成为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铁血军队。

他在哪一战中三日歼敌一万七 ... 亲自敬酒三杯

>出征...前,...亲自召见杨成武等人,谈话后还留他们吃饭饯行。>>席间,...破例摆上了红葡萄酒,并向他们敬酒3杯。...第二次举起酒杯:“再来一杯!”三杯美酒确实让杨成武深受鼓舞。>>在...战争中,杨成武打得最惨烈。激战3日,共歼敌1.7万多人,打得美军王牌第7师退到二线休整,美军第24师不得不上阵——创造了志愿军在...战争日歼敌量的最高纪录。在10天的较量中,67军伤亡1万,毙伤敌2.3万——创造志愿军歼敌总数最高记录。

同治年间,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为何为林则徐夫妇 ... 蜡像?

柯提思去世后,杜莎夫人迁居伦敦,她的蜡像在英国获得广泛好评。1835年,杜莎夫人在伦敦建立展览场所,此后杜莎夫人蜡像馆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蜡像馆。>林则徐雕像>作为英国曾经的对手,乃至“仇人”,林则徐夫妇的蜡像在同治年间被放入杜莎夫人蜡像馆中。那么为何杜莎夫人蜡像馆会出现林则徐的蜡像呢?王韬很好奇,打探一番后才知道这是林则徐夫妇的蜡像。

中国远征军士兵平均学历竟然高过英美军队

最终,邓述义不顾父母的劝阻还是投笔从戎,成为重庆参军第一人,把自己从高中生变成一名特种兵,与10万中国学生一起组成了学生军。他们曾大败英美盟军和第一次入缅的中国远征军。他们是中国军队的“老冤家”。八年抗战,敌强我弱,正面战场历次重大战役,多以中国军队失利和国土沦陷而告终,唯有反攻印缅之战成为日本人的噩梦。

揭秘淞沪会战:只因南京的一封电报,中国军队痛失进攻良机

中国军队进入了上海及其附近预定阵地。致使军事计划耽搁,给了日军从容部署的机会,中国军队痛失进攻良机。10日召开的日本内阁会议上,海相米内表示尚待判明真相,并希望派遣陆军部队。13日上午9时,日本内阁会议正式作出了向上海派遣陆军部队的决定。中国方面在平津陷落后,军事当局认定日军向上海进攻不可避免。因此,中国方面对于作战的准备较日方更为积极充分,中国军队决定采取“先发制敌”的方针,主动向驻沪日军发动攻击。